让课改之花香飘村小 |
陈河学区 2006-10-10 |
|
|
|
|
|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入的教育革命。教学研究是落实新课改的重要手段。只有人人深入研究教学,才能走进新课程,把握新课程。陈河镇292名教师中,80%左右的教师年龄超过45岁,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特别是进取心不强,要他们适应新课程,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尽管我镇有部分教师素质好,教科研能力强,但还构不成“队伍”,难以取得大面积的教科研成果。因此,我们紧紧抓住教学研究这个基础工程,通过转变观念,改进教法,研究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培养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具体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让联片教研催开教研之花 随着小学生源锐减,教师老化,村小开展教研活动缺乏基本条件。而村小是教育的基础,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阵地,必须动员全体村小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我们从去年秋季起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全镇划分为两个联片教研组,分别以各中心小学校长为组长,各村小校长为召集人和责任人,全面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收到了一些效果。 本学期起将提出“五要”的要求:研究方案要具体实在,研究课题要源于一线教师和课堂,研究过程要全员参与,研究成果要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反馈信息要在下一次活动中研究解决。采取五种活动形式:一是上示范课。由镇小骨干教师承担,用课例指导村小教师。二是举行互动交流会。由镇小的骨干教师和村小教师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上研究课。由村教师上课,组织相关教师听课、评课,由骨干教师点评,帮村小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四是上公开课。由村小的优秀教师承担,通过镇小教师的指导与评点,为村小培养骨干教师。五是讲座。由镇小的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帮村小教师开拓视野、提高理论素养。充分发挥联片教研人手多,力量足,又有骨干教师指点的优势,让村小教师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形成一个人人投身教学研究的局面。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让村小遍开教研之花。
二、让创模达标创出丰硕之果 创模达标是我市课改的特色工作之一,更是带领广大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的有力举措。因此,我们提出了人人创模,个个达标的口号,组织全体村小教师参与到活动之中。 分两步走,以“两个中心”带动各学校。首先,确保镇小教师率先创模达标,在全镇树起标兵。接着,在各学校普遍推进。具体分四个步骤实施:1、理论指导。派已达标的教师到联片教研组讲座。 2、现身说法。派优秀教师到联片教研组上示范课,为村小教师“立模”。3、“下水”操作。由村小的优秀教师在联片教研组上公开课,为村小的其它教师提供借鉴。4、全面开花。教师全员参与,每位教师一月上一节汇报课,人人达标。要达到下述目标:首先,新课改理念深入每位教师心中。其次,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遍运用,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乐趣无穷。最后,让村小教师消除自卑感,人人奋进不息,兢兢业业地奉献在教学第一线。目前,各村小教师正积极准备,迎接十一月份市课改中心的达标验收。通过一年的努力,力争村小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达标。 三、让校本课程开发开出新天地 开发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发校本课程,是丰富课程内容,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增强教育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教师观念,变教材的执行者为教材的开发者的有效手段。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开出一片新天地。 1、 让课程开发使教师步入学习天地。要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大量收集资料,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学习,不断丰富知识。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订阅一份教育杂志,写5000字的读书笔记。 2、 让课程开发带领教师步入研究天地。要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必须走村串户,下湖区、上坡岗访问与调查,从而深入研究,为课程开发积累第一手资料。每位教师每学期走访不得少于5人次,撰写一篇调查报告,编写一篇校本教材案例。 3、 让课程开发使教材丰富多彩。镇小开发的《走近陈河》,用浅显而风趣的语言从多侧面反映了陈河的历史变迁与光辉历程,记录了陈河的杰出人物,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深受师生欢迎。典集小学的《行为规范歌》,古楼小学的《交通安全歌》等歌谣形式教材,收到空洞说教不能比拟的效果。人和小学的《荸荠的栽种与管理》系列教材,凸现当地品牌特色,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本学期起,我们对各校的要求是:(1)有50年校史的学校要编写校史;(2)有丰富人文资源所在地的学校要编写人物传记、风土人情;(3)要组织力量编写反映当地特色的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地方教材让优良传统影响学生,让杰出人物熏陶学生,让光辉历史感染学生,让家乡巨变振奋学生。 4、 让课程开发使教育教学生趣盎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社会调查和户外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之一,这样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总之,我镇通过全员参与教研活动,真正走进新课程,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我们将再上措施,让全员教研步步深入。我们将充分发挥教研骨干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水平。我们将扎扎实实研究一批课题,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指导教育教学,让陈河这个教育大镇成为教育强镇。(柳翠红)
陈河学区 2006年10月6日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