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强化工业主体真抓实干引领新常态 |
应城网 2015-1-20 |
|
|
|
|
|
应城网2015年1月19日讯(特约记者程国辉):孝感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应城市于1月14日上午专题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开门红”工作会议,精心谋划2015年工业经济工作新思路,以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实现新作为.
2014年,应城市汉江引水工程、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应城段正抓紧实施;城南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纵九横”工程通过验收、赛孚工业园“三纵三横”骨架基本形成、盐化工业园和民营经济园实现扩容增效;企业技改创新力度不断加大,24个项目列入全省技术改造项目计划.
应城市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不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加大重点行业产能利用、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链风险的监测.加强生产要素保障.突出盐业化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供需对接活动,支持企业创新营销手段,奋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号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脉搏”,科学协调服务,促进有效产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市16个处镇场、市开发区盯紧、盯牢本地经济增长点,做好跟踪服务,充分发挥新增因素在稳增长中的拉动作用.
围绕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应城市强力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支持新都化工、宜化双环、长舟盐化、中盐长江等企业抓技改、扩规模、调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排头兵作用,推进企业上市,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精圭氧化锆、融升医药、格林森、喜盈门等项目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家电厨卫等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应城市注重产学研对接,建立技术创新合作联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打造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加大“小进规”和“小进限”工作力度,建立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成长机制.
为支持全民创业,应城市进一步放宽领域、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健全服务体系,为创业主体创造良好环境.继续派驻企业服务工作队,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对外贸出口骨干企业、成长企业,应城市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扶持,提升现有企业出口能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长、见效快、出口带动能力强的外向型企业,促进外贸出口增长.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坚持盐化为基、多元发展,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应城市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2014年,应城市二产业占比58.2%;工业经济亮点纷呈;工业规模继续扩张;工业增加值达到141.5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3%.企业主体不断增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9家.骨干企业贡献增强.18家骨干企业进入孝感百强,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6亿元,增长12.3%.企业实力明显提升.富邦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卓熙化工、美克沃德、龙赛湖粮油3家企业在“四板”挂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化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300亿元,居全省过百亿产业集群前列.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华能应城热电联产、新都化工三期水溶肥、格林森、融升医药、精圭氧化锆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