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打造新气场
——应城冲刺工业“开门红”纪实 |
应城网 2015-3-10 |
|
|
|
|
|
应城网3月9日讯(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开门红,全年红.走进2015年,应城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坚持以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加大力度促转型,着重力度调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壮大市场规模,推进技术创新,深化两化融合,推进节能减排,营造应城工业经济“新气场”.
立足新起点 谋求大气场
1月18日11点18分,华能应城热电厂装机容量35万千瓦的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发电供热机组正式投产.
累计投资27.7亿元的华能应城热电厂,在郎君镇的荒山野地上拔地而起,以前,连庄稼都难种的600余亩荒地,一跃成每年为地方创税1亿元的黄金地块.而且基于热电厂辐射力,以“盐——碱——肥”产业循环利用为示范,构建从盐化工到新型建材等9条循环产业链.
元月至今,应城组织4个工作专班,强力推进华能应城热电厂热网项目.规划部门指导华能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国土部门妥善办理热网工程征租地手续.林业部门正在协调沿线乡镇,进行树木砍伐及移栽.经信局与质监、环保相互配合,摸清拟关停小机组及独立小锅炉职工的基本情况,制订关停总方案,包括每台机组的关停时间表、资产处置办法、下岗职工安置途径等.
目前,省发改委已批复设立应城盐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应城抓住契机,规划建设热能产业园,未来将吸引全国的盐、碱、化肥、墙体材料、玻璃包装等产业链企业进一步向应城集聚.
立足新起点何止华能热电一家.目前,应城加快重点支柱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盐业化工、石膏建材等产业加快发展.新都化工、宜化双环、长舟盐化等企业实施系列技术改造工程和项目.目前,全市新上技改项目143个,完成投资105.5亿元.
狠抓要素保障 强化企业服务
正月初九,应城“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在该市体育馆举行,应城共组织辖区内13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110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8000余名市民应聘,4312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今年一季度预期目标: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40亿元.为了完成工作目标,应城各单位全力支持企业全速运转.”应城市相关负责人说. 为抓好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应城工业战线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要素保障,强化企业服务,合理安排生产,立足于早,着眼于抢,确保工业生产良好开局.
应城市“四大家”领导实行包保服务,各乡镇和市直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分月、分季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措施,14个驻企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开门红”检查督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全力以赴抓工业生产.
应城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做好供电保电预案,强化电力设施巡查,对重点企业和节日期间坚持生产的企业用电给予充分保障,春节期间用电量增幅12.02%.经信部门落实县域调度资金2亿元助企业发展,应城金融办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和合作,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为48家重点企业提供信贷资金38亿元.人社部门为企业生产提供和储备人力资源.交通部门协调运输企业搞好产品外运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需求.
同时,应城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生产.
开足马力提速 生产线一片红
春节期间,走进应城骏腾发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组装车间,只见焊花飞溅,人来人往.工程师们放弃春节休息,正在进行智能机器人最后调试工作,产品检验合格后将发往四川市场.
作为国内首家拥有自动焊缝专利技术的企业,骏腾发公司研发的自动焊缝机器人可实现油箱的自动焊缝与搬运,由于其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高,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已接到东风汽车、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大客户5000万元的订单.
预计一季度公司可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税收350万元.目前,骏腾发公司正与日本、德国合资打造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完成8千万元的投资,为全面开拓市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季度同比实现利税增长10%的好成绩.”2月18日,在应城华雄石膏有限公司新上的生产线旁,该公司总经理程建平信心满满.
华雄石膏公司去年投入资金330万元,用于卧式蒸压型高强石膏粉生产线的引进开发,为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奠定较好基础.
2月18日,在宜化双环公司纯碱、氯化铵生产线上,产品源源不断下线.吨装打包机将下线的产品进行打包,十几辆叉车来往穿梭不停搬运.
宜化双环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投入资金6亿元,新上了盐碱氨肥钙和脱硝两个技改项目,产业链条得到不断延伸.目前,盐碱氨肥钙项目已经竣工,脱硝项目预计在6月1日左右竣工投产.
目前,双环公司纯碱日产量3000吨、氯化铵日产量3000吨.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今年元月份,生产成本降低1000万元以上,预计一季度可以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税收1000万元以上.
生产线上“闹新春”,新常态下新作为.据统计,春节期间,应城有近半企业坚持开足马力生产,工业经济春潮涌动,活力迸发.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