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盐化产业重焕青春
——应城大力推进盐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纪实 |
应城网 2015-4-14 |
|
|
|
|
|
应城网4月13日讯(通讯员徐建平 特约记者丁艳红 陶茂):应城素有膏都盐海美誉,盐化产业发达,然而粗犷的开采方式,简单的制造工艺,严重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应城盐化工渐显老态.
为了让盐化产业重焕青春,近年来,应城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促壮大、以调整促升级、以服务促转变,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盐化产业集群发展.
去年,应城盐化工产业集聚区共实施44个项目,完成投资36.9亿元.全市盐化企业达到13家,年产原盐570万吨、纯碱和氯化铵产量双160万吨、复合肥200万吨、品种盐60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62.3亿元,同比增长9.1%.
延伸产业链条
今年初,四里棚办事处总投资5.8亿元的新都嘉施利(应城)水溶肥项目竣工投产.项目可年产15万吨硫酸钾、20万吨硝酸铵钙,延伸了“盐——碱——肥——高端复合肥”产业链.
四川新都化工公司入驻应城已12年,通过一期扩能、二期技改、三期升级的裂变式发展,2011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募投资金13.5亿元,嘉施利、益盐堂、美集盐等子公司陆续在应城建成投产,总资产达85亿元.
近年来,应城以四里棚盐化工业园、东城工业园为平台,以宜化双环、新都化工、久大制盐、长舟盐化为载体,按照盐硝联产、碱肥结合、精深加工的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开发下游产品,加粗延长产业链条,做强盐化工产业.
推进转型升级
2015年1月18日11点18分,华能应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2006年9月,应城根据国家“上大压小”产业政策,策划包装实施大型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项目,2007年12月引进华能集团投资.该项目投产发电后可创税收亿元以上,每年可节约标煤27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2267吨、二氧化碳9354吨、氮氧化物3209吨.
同时,应城围绕发展绿色GDP,积极指导辖区内各盐化企业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实施技改扩能,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调整升级.
2014年,双环公司投资6亿元完成了制盐系统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合成氨系统废气综合利用等7个技改项目.长舟盐化公司投资3.1亿元实施技改扩能和新项目建设,目前长舟盐化年产原盐达到150万吨,成为该市最大的原盐生产企业.通过新技术改造,集聚区双环、新都、长舟等企业都建立能源管理中心,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能耗实行全过程管理,年耗煤量下降5.84%,新都化工、长舟盐化成为全国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优化发展环境
为优化投资环境,去年应城投资2.3亿元,完善四里棚、东城和赛孚工业园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为服务新都扩能建设,投资3.12亿元高标准建设功能配套、宜居宜业的刘杨新社区,共搬迁5个湾、795户居民和18家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六个一”(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张时间表、一套推进办法、一抓到底)推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从市直部门精心选派工作队员,组成10个工作队进驻10家重点企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发展环境开展驻企服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28个.
去年8月至今,应城驻企服务队积极争取,将双环科技、新都化工纳入全省直供电试点行列,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帮助新都公司办理盐酸销售安全生产许可证、易制毒产品生产备案证等手续,帮助久大制盐公司融资1000万元……
为鼓励和支持企业用好资本市场,多渠道上市融资,应城对成功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四板”上市的企业分别给予20—100万元资金奖励.去年7月2日,湖北富邦科技公司在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4.6亿元,新上年产3.4万吨化肥助剂、肥料用可降解缓释材料等5个项目,目前项目正加快建设.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