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实施水运振兴工程取得实效 |
应城网 2007-1-20 |
|
|
|
|
|
提升了运输能力 完善了配套设施 规范了渡口渡船
应城网1月17日讯:去年以来,应城市港航管理所以实施水运振兴工程为立足点,紧紧抓住全市盐化工业基地和新型石膏建材基地建设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膏、盐主运输通道作用,积极创新服务手段,使水运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2.56万吨,占年计划的142.8%;货物周转量1.482亿吨公里,占年计划的148.2%;规费收入97.03万元,占年计划的100%。
服务货运双方 提升运输能力。去年,应城市港航管理所针对东山头船闸维修使得水位降低,通航能力差,船舶回港少等不利因素,主动与船闸方协调,通过定期关闸蓄水,确保正常通航。在此基础上,他们以船舶营业运输证年审换证为契机,实施回归优惠工程,吸引本港船舶回港参加运输生产,并新增船舶30艘。同时,他们还多次前往新沟、武汉等地调配动力,并把调配运力的地区向长江下游,如黄石、鄂州等地延伸。全年共联系7万余吨外港船舶进港,有效缓解了运力不足、货物压港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大与新老货主的合作,他们还组织召开了22家厂矿企业水运业务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整改,争取到了双环集团1500吨纯碱和中盐长江2000吨盐的水运订单。
新建港口码头 完善配套设施。为进一步完善港口码头配套建设,提升水运服务水平,去年,该所向上申报建设新港码头扩建工程,即在应城新港码头原二个泊位下流末端向下延伸100米,建设重力式顺岸直立码头泊位一个,购制皮带运输机4台,工程投资134.2万元。建设成后年吞吐量达10多万吨。同时,他们又引进武汉葛化宏程经贸有限公司在天鹅镇大富水河岸,投资450万元,新建2个300吨级泊位的液碱专用斜坡道码头,占地50亩,分三期建设,工程竣工后年吞吐量将达24万吨。
整治渡口渡船 完成达标改造。为了改善应城市内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消除渡运隐患,让农民渡上“平安渡”,乘上“放心船”,去年,该所按照“渡口达标、渡船适航、渡工适任、航行安全”的理念,联合公安、安监、水利、水产等部门对全市32处乡镇渡口,37艘渡船开展了专项整治和调查摸底。其中查处隐患19处,下达《禁止离港通知书》30份,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4份,完成了乡镇渡口设置22处,撤消渡口11处,完成了90%以上渡口渡船达标改造。(邓 勇)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