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县域经济发展更注重质量和实效 |
应城网 2007-3-7 |
|
|
|
|
|
“两奖两不奖”折射出工作更务实
应城网3月6日讯(记者郑毅 周应军):月3日,在应城市委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该市取消对10个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22个税收贡献大户的资金奖励,只颁发奖牌,对招商引资有突出贡献的中介组织和创名牌的企业,实现重奖,全市奖励金额达69.45万元。
应城市委书记谢思芳说,发展县域经济,须注重招商质量和实效,从单纯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转变,加大项目筛选力度,真正把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引进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益。
应城过去一度把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市直各部门、单位都有指标,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从长远来看,机关公务人员需要很大的精力和成本来谈业务、跑项目,本职工作受到影响。为此,该市今年改变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只考核16个办事处、镇、场,对市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不再下达任务考核,一改“全民招商”局面。
该市结合产业特色,强化项目包装,开展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今年,该市共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广东、浙江及武汉等地挂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招商,培养“专业化”招商队伍。这批人被派出后,共收集招商信息120多条,签订意向性协议6份。
该市实行引资与选资并重,突出引资质量,计算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效果。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督办机制和重奖激励机制,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每半月通报一次各乡镇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情况。今年来,全市共引进1000元以上项目2个,1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引进资金1亿多元。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该市加大对现有品牌的保护力度,唱响知名品牌,培育了一批有影响的特色品牌。该市提出了“创造名牌、发展名牌、运作名牌”战略,创建名牌与不断提升企业名牌的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战略,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财政。规定税收可以不奖,要重奖名牌产品,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或产品,奖励10万元,对全国知名品牌、中国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分别奖励2万元,对获得省级名牌的奖励3万元。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有16家企业(产品)获奖。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