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互通 研讨互动 成果共享
应城理论联组学习“串联”智力资源 |
应城网 2015-7-22 |
|
|
|
|
|
应城网——孝感日报7月21日讯:“主题突出,指导性强,对于我们建设糯稻种植大镇大有裨益.”7月17日,参加完应城市中心组理论城乡联组学习后,应城市陈河镇党委宣传委员胡全新深有感触地说.
理论联组学习,是应城市创新理论学习模式,推进联合学习、联动交流、联手打造成果的一个亮点.应城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两级党委中心组横向、城乡、上下、综合联组四种学习模式,采取“统一主题、共同思考、分片组织、联组学习”的方式,取得了信息互通、研讨互动、成果共享的效果.
针对糯稻种植大市实际,应城市委宣传部在当前糯稻种植的黄金季节,及时联合市农业局和糯稻种植大镇杨河镇、陈河镇两级党委中心组开展城乡联组学习,共同探讨如何打造全国糯稻第一市这一“国”字招牌.两级党委中心组成员从不同角度进行破题,为共同唱响品牌出谋划策.这种上下互补的学习交流方式,深深触动了中心组全体参学成员,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为深化学习效果,应城市还建立了中心组成员联系点制度,采取宣传部牵头组织,机关党委和基层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的形式,围绕一个核心,两级党委中心组从不同角度进行思想碰撞,取长补短,实现信息互通、研讨互动、成果共享.
集思广益的学习形式,让全市理论学习氛围日益浓厚,调研活动日益深化,成果转化日益丰富.到目前为止,全市各级中心组成员在国家、省、市刊物交流发表体会文章200多篇,其中由中心组成员熊华撰写的《发展糯稻产业实现富民强市》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吸引四川、浙江等30多个省市前来取经,让“应城糯米”成为我市继“膏都盐海”、“汤池温泉”之后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宣传部理论科供稿)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