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方净水——应城人大常委会监督水环境保护纪实 |
应城网 2015-8-5 |
|
|
|
|
|
应城网——孝感日报8月4日讯( 通讯员陈晓菊 冯晓菁):水是生命之源.应城境内有7条主要河流,3处湖泊,99座水库,8244口塘堰,大富水、漳河、府河、汉北河穿境而过.
近年来,应城市人大常委会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督促政府加大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一
应城水量先天不足,年均地表水资源4.1亿立方米,人均约600立方米,属重度缺水.
先天水量不足、降雨分布不均、蓄水能力有限、污染水体较多,应城资源型、工程型、水质型缺水并存,治水势在必行.
2012年,应城人大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发现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废水3方面.
在详实调研的基础上,市人大形成了《水污染防治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市委主要领导对调查报告签批意见,并以市委参阅件印发.
2013年,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短港引水暨二水厂运营情况,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应城市供水汉江饮用水工程的议案》.
2014年2月,市人大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实施应城市城市供水汉江饮用水工程工作方案的报告》,并作出决议,推动汉江饮水工程全面实施.
当年5月,市人大成立以分管副主任程三荣任组长,城环工委、环保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水环境拍摄专班,听取基层群众对水污染防治的建议和意见,暗访污水排放、处理,用画面代替文字,用事实代替数据,用群众声音代替部门汇报,把真实的水环境现状记录下来,引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针对反映的问题迅速落实整改.
二
应城市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下发通知,明确了18个部门和镇、办事处、场在水污染防治中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形成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治水工作机制.
同时,我市还强化环保目标责任,与17家重点减排单位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组建督查专班,逐家开展现场检查督办,强化了企业水污染治理主体责任,部门和乡镇监督管理职能.
针对城区饮水水源污染情况,该市在大富水盛滩、倒口取水口附近划定了水源保护区,设立界碑、围栏,标明保护区范围和禁止的行为;划定水源地附近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制定审批和污染防治标准;关闭、搬迁大富水沿线21家畜禽养殖场,大富水常年保持Ⅱ类水体,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今年3月,组织开展大富水环境综合整治“回头看”活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禽畜养殖、乱排垃圾、乱设排污口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治,先后对2起向大富水丢弃动物尸体的行为进行了查处.
三
近年来,应城加大重点水污染减排项目建设力度,宜化双环跑冒滴漏整改工程已完工,削减化学需氧量366.9吨,削减氨氮418.6吨;新都化工投资600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站结转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60.25吨,削减氨氮46.73吨.技改项目的实施,为水资源的保护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
应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后,仍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市政府根据人大建议,在城南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东马坊、长江埠、汤池镇三个人口密集地区建污水处理厂.去年10月,汤池镇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东马坊和长江埠污水处理厂进入招标阶段,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今年,我市投资2.08亿元的老县河治理正式启动,盐水港清淤工程完成了400米河段1.7万方的清淤和堤岸整治工程,投资4.5亿元的汉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完成,进入施工阶段,预计明年2月全面完工.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