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放大公路“村村通”效应 6大农业产业因路而兴 |
应城网 2007-5-14 |
|
|
|
|
|
应城网5月11日讯(记者郑毅 通讯员邓勇):5月10日,应城市知名民营企业家杨金刚将在其家乡郎君镇杨大村杨家大湾投资700万元建万头养猪场。目前,征地工作基本结束,深100米日供水200吨的机井及配套管网已完工,圈舍土建工程正在进行。此前,杨金刚在杨大村开挖当家塘、修通村公路等活动中捐资超过30万元
应城启动公路“村村通”工程以来,实现了农村交通建设重大进展和历史性突破,通乡公路153.05公里,通村公路580.9公里, 266个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通达率达100%和64.7%;建成杨岭、陈河2个乡镇五级客运站,26个候车亭和56个招呼站,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96.607公里,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干支相连、渡站配套、内畅外联的交通运输网络。
为放大“村村通公路”效应,他们将这一工程与富民兴业和新农村建设工程拧在一起抓,产生了路到产业兴、路到市场到、路到新村成的效果。以盐化工、精细化工产业为支撑,以汉宜大道为轴心,加快建成主城区到东马坊、长江埠盐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走廊。在城镇化方面,形成了应汤公路沿线旅游休闲产业带,突破性发展旅游业,成为应城新的支柱产业。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以汉宜公路为主轴,以随应公路、烟应公路为两翼,网络陈河、杨岭等8个乡镇,抓好优质高产农产品示范区建设。
路随产业转,产业因路兴。去年以来,应城依路新建产业,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全市优质稻面积达40万亩,蔬菜、双孢菇、水产、畜禽、速生林等6大特色农业板块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市9家孝感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共网络基地30多万亩,招商引资2.6亿元,实现产值33亿元, 农民人平纯收入3995元,增长9.2%。
为了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步伐,突出抓好陈河、杨岭、三合、郎君等农业乡镇结构调整,加快建设高产农田示范区。形成了“一个路域,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专业合作组织、一个基地”的格局,瑞丰公司、豪丰公司、大观园公司、十三香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 村路通带来农村市场繁荣。应城农村公路网通处,特色经济带迅速形成:沿干线公路,形成优质稻、双低油菜种植带,特种水产和畜禽养殖带,优质速生林种植带。现在,应城引导村级公路沿线发展种类业主1万多户,郎君等乡镇成为闻名全省毛蟹名镇。
公路“村村通”还使应城新农村建设水到渠成,目前,已有60个村依路建成新农村示范村。长江埠以林褚、祁墩、大普、余上等水产基地为载体,建成了一家以水产养殖、饲料加工为主,集旅游、垂钓、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水产农庄,分别在龙泗湖、杨泗庙、郑洞湖建立了以处水产大户普五来、祁意力为龙头的水产品繁殖交易基地,年孵化鱼回鱼苗450万尾,产品在武汉、广州、上海等设立销售窗口,做到朝发晚到。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