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擂台赛 亮出真功夫——应城市激发招商引资活力纪实 |
孝感日报 2015-11-10 |
|
|
|
|
|
孝感日报11月9日讯:10月30日,应城市举行本年度第7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由加拿大凯帝集团拟投资3亿元建设的凯帝木塑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应城,成为应城环境友好型、资源利用型企业的又一生力军.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新常态,应城市委、市政府牢牢牵住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要务”牛鼻子,充分认识招商引资“第一引擎”作用,以搭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擂台赛为抓手,实行“一月一赛”,以赛促担当,以赛促实干,以赛促发展.
搭建签约项目擂台,变“压力”为“动力”
一个部门、一个乡镇,工作成绩怎么评判?应城市委、市政府给出了答案: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第一指标.2015年,应城发文,将包括“四大家”在内的全市86个市直单位和16个乡镇招商引资工作纳入考核对象,并在单位评先表模、干部提拔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考核招商引资看什么?不看数字看项目.
对新引进的项目,应城市委、市政府每月举行一次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擂台赛,让签约双方在台上亮相签约,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每次擂台赛,该市“四大家”领导出席,市直各部门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分管招商引资负责人都参会.在会议座次安排上,签约客商坐首席,排在该市主要领导之前;签约时,项目引进单位和签约客商上台,并在各级领导见证下签约;签约后,由“四大家”领导陪同项目引进地主要领导和签约客商进餐,没有签约项目的地方散会走人.
上台签约的单位和客商说,“举行擂台赛说明了应城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引资的高度重视,对客商的关爱,能上台签约更是感到无比的荣幸”.没有签约项目的单位感受到的则是工作的压力,迸发出的是你追我赶的动力.
把握签约项目质量,从“引资”到“选资”
招商引资项目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不能搞滥竽充数.对此,应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硬性规定:环评未通过的不能上、安评未通过的不能上,投资额强度和税收额度达不到要求的小项目不能上. 每个新引进的项目,能否上台签约,都必须经过项目预审.该市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成员的项目预审领导小组,采取联席会议的方式,由成员单位根据项目方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和环保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给出评审意见,凡有悖三个硬性规定之一的,都不能上台签约.
今年8月,在该市招商引资项目预审会上,由某乡镇引进的年产5000吨的邻氯苯腈和年产1000吨N—乙基邻甲苯胺、1000吨N—乙基间甲苯胺两个项目就因环评未通过,被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叫停.
强化签约项目督办,促“开花”到“结果”
以往,项目只要一签约,花落应城,就意味着大功告成,后续工作往往缺乏有效的跟进和服务,导致企业开工建设难,达产创税慢.
对此,应城加强项目督办,延伸服务链条,紧盯签约、办证、开工、达产等中心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力促引进企业早日投产达效,早结硕果.
成立以应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招商、工商、税务、国土、建设、规划、环保、安监、消防等市直部门人员组成的项目督查工作专班,赴落户地乡镇、项目现场,对今年上台签约项目进展情况开展全面调查,全方位掌握和了解企业在工商税务登记、环评安评消防等手续办理、土地挂牌、规划设计、厂房建设等各个环节的动态情况,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属投资方原因的,催促其尽快履约;属落户地原因的,督办其搞好协调;属市直部门原因的,责成其提高办事效率,搞好服务.对项目开工建设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通过强力督办,精准服务,为企业早日达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今年以来,应城市委、市政府以举办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擂台赛为突破口,狠抓招商引资工作,一举扭转了该市经济下滑、干部士气低落、担当作为不够等新常态下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了全员抓招商强大气场和全市干部比着干的新气象.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新增有价值招商信息近200条,上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投资额约61亿元,其中1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形成了项目跟踪一批、签约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可喜局面,为应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