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应城:“党员提示”督促党员时刻做榜样 |
中国人事报 2007-5-21 |
|
|
|
|
|
中国人事报应城讯(通讯员张思泽)“牌子一挂,责任在身;身份一亮,要做榜样。”这是湖北应城市的农村党员对“党员提示”活动的深切体会。经过6年多的实践检验,“党员提示”活动被公认为是一项新形势下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成功实践。
2000年,应城市委总结陈河镇党委的经验,在全市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党员提示”活动。形式是根据党章要求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农村基层实际,将农村党员应做到的6条基本要求,制作成一块党员提示牌,悬挂在党员家中醒目的地方,时刻提示党员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在活动开展中,应城市坚持做到与党员的思想实际结合,与提高党员的帮带能力结合,与经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结合,与农村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应城市从健全责任体系入手,建立常抓不懈的活动机制。市领导每人建立一个联系点,并经常到联系点参与活动,指导工作,形成了常委集体抓、书记带头抓、各级党组织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市委组织部每季对活动的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各乡镇党委每月进行一次普查,加强对“党员提示”工作的督促检查。市、镇两级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谈体会,交流实践“党员提示”活动的经验,总结、宣传、推广开展“党员提示”活动中的好作法和涌现出的优秀党员。
“党员提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应城市委组织部一位同志认为,“党员提示”解决了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渠道不畅的问题,尤其是激发了无职党员的政治热情。有的群众评价说:“‘党员提示’就像锄头开了光,让无职党员成了不拿工资的村干部!”
“党员提示”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农村党员带头学科技、用科技,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和“引路人”。目前全市90%的农民党员掌握了2门以上致富技能,2635名党员获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
“党员提示”还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全市有656名农村党员因在“党员提示”活动中表现突出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有236名村级后备干部因工作出色被选进村级班子。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