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科技:多元发展,助力企业加速领跑 |
2016-10-30 |
|
|
|
|
|
孝感日报10月26日讯(孝感日报记者许航 特约记者刘振宇):10月17日,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新型化肥防结块剂合成车间已投入运行.(孝感日报记者徐文摄)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助剂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可降低化肥生产能耗、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从而减少化肥用量.
经十余年创新探索,富邦股份渐成国内化肥助剂领域“隐形冠军”,并于2014年7月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去年9月份,富邦股份斥资1.21亿元,收购欧洲主要化肥助剂生产商——荷兰诺唯凯公司55%股份;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50.51%.
一家发迹于应城本土的企业,从默默无闻到领跑业界,从博弈资本市场到“借船出海”稳健扩张,靠的是什么?
10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应城开发区城南大道的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化肥助剂生产技术、废水中磷回收再利用技术和矿石浮选技术是拉动富邦股份迅速崛起壮大的“三驾马车”.公司负责人王华君直言,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多元化发展战略功不可没!
据了解,在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下,刚生产的化肥会表现出较明显的“晶桥粘连”特性,导致化肥吸潮、褪色、结块及粉化.富邦股份以大量试验为基础,建立不同肥料的结块机理假设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遴选、开发、合成出更具性价比的活性材料.通过添加此类活性材料,成品化肥的上述系列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在熟练掌握化肥助剂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富邦科技采取科技手段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进而研发出九大系列60多个品种的衍生产品.磷肥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如不经系统化处理便肆意排放,极易引发重度水系污染.依托废水中磷回收再利用技术,富邦股份在帮助化肥生产商实现废水安全处理的同时,做到了从含磷工业废水、污水中直接获取磷酸铵镁、磷酸铵锌等缓释肥料.在工业废水中“淘金”,这在全行业内还是独一份.
“在产业链条上增加水处理项目,既增加了对原有客户的服务功能,又增加了缓释化肥的市场供应量.”王华君说,这是一举多得的环保绿色产业,与时下政府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成品化肥品质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化肥生产设备、技术和工艺,更取决于所用磷矿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与消费国,随着国内外磷矿资源的枯竭,高品质磷矿石不断减少,如何有效提高原材料品质?怎样提高磷矿石资源利用率?成为诸多化肥生产商所头疼的“老大难”问题.
瞄准这一商机,富邦股份调集技术骨干、立项科研攻关,成立专业子公司——武汉金凯顿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销售磷矿石浮选剂.此项技术通过降低精矿中氧化镁等杂质含量,从而使低品位的磷矿石得以有效利用,一经推出便备受市场追捧.趁销售旺势而上,目前,富邦科技的矿石浮选剂生产基地年产规模已达10000吨.
记者手记 富邦科技的实力活力定力
作为首家进入资本市场的应城本土民营企业,富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以创新增添企业实力.近年来,富邦每年投入的产品研发经费均过千万元,累计取得52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60多项发明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项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经实验室“千锤百炼”、一再论证后投放市场,每创新一次,便为其领跑地位“加码”一分.
以多元加注企业活力.富邦“抛弃”单纯贩售产品的传统模式,将产品、服务与技术三者有效结合,以多元化战略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将自己同“配套”与“被配套”企业打造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构建起互利多赢的商业模式.
以专注培植企业定力.创办17年来,富邦始终专注于化肥助剂及其相关产业,“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将产品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极致”,不做跨行业投资,不搞品牌无限扩张,立足优势领域,厚植发展土壤,在业界树立专业、专注、安全、可靠的良好口碑.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想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商业创新模式,打造更大的盈利空间,“富邦经验”尤为可鉴.(许航)
【现场感言】在“变”与“不变”中谋求平衡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仁宗
身为企业经营者,永远置身于“变”与“不变”之中.经营环境会变,产业链条也在变,只有“不进则退”的道理永远不会变.
富邦股份的经营也有“变”与“不变”,我们坚持“客户导向”、赢取客户的喜爱与投资人信任的信念不变,但同时也跟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迈出创新的经营脚步.
富邦股份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理念,运用国际行业前沿的技术、与各大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系统,在多变的环境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创新与进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打造出肥料防结、缓释控色、废水处理、矿石浮选等相关产业业务链,为农化行业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适应低碳时代国际化需求.(许航整理)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