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开发动辄数亿元 醉翁之意在地不在游? |
孝感新闻网 2007-8-23 |
|
|
|
|
|
温泉背后有着巨大的商业地产价值。 记者詹松 摄
汉网消息(记者廖文婷)18日,某港资企业在湖北京山“掷下”6亿元,开发“京堰·亦池”温泉度 假村。今年以来,省内频现投资数亿元乃至十多亿元的景区开发项目,而业内分析,投资方们的“醉翁之意”大多是旅游地产。
去年,湖北省首次明确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写进《旅游条例》,一时之间,温泉度假村、生态度假区、滑雪场等成为投资热点。据省旅游局统计,我省上半年敲定的旅游合同项目投资总额达8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有6个,如中旅集团投资5亿元开建赤壁龙佑温泉二期,香港领创公司投资3亿元在鄂州梁子湖建设高尔夫度假区,湖北万豪和武汉远方公司投资8亿元在咸宁打造温泉谷,等等。
一掷数亿元开发景区,仅仅是为了卖风景吗?“旅游地产可能才是资本获利的最终指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2005年,武汉丰台集团投资1.7亿元,在湖北应城成功打造汤池温泉,由此直接引发了省内泡温泉热潮及温泉投资热。
而在游客蜂拥入池之时,丰太老板曹江城也欣喜地看到,其围绕景区开发的汤池西街、东街等商业地产,开始进入收获期——西街近700间商铺目前已售罄,东街也销售火爆,购买者六成来自武汉。
“从一开始建景区,就已经规划好了,景区只是载体,地产才是最终指向,广州、深圳都是这么做的,两者是相互依托的关系,只有景区兴旺,才能带动房地产销售”,曹江城说。
同样,作为湖北首个港资背景的温泉项目,“京堰·亦池”也修建了相当数量的花园别府、温泉公寓以及产权式温泉度假酒店。投资方表示,旅游娱乐项目只是一部分,度假村的最终定位是旅游度假住宅地产项目,未来将打造温泉新城,集商业、旅游、居住等于一体。
放眼国内,旅游地产的最大手笔出自深圳华侨城集团,华侨城在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四大主题公园的周边开发一系列房地产项目,获得巨大成功。此后,珠海、三亚等地的产权式度假酒店等,也日益兴盛。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景区投入相当大,仅靠门票和住宿,回收成本的周期很长。相反,依托景区建成大型的商业区、居民区,一旦景区人气起来了,将会给相关旅游地产带来巨大盈利空间。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