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城中办事处打造平安社区纪实 |
孝感日报 2007-8-27 |
|
|
|
|
|
把平安写进群众心里 ——应城市城中办事处打造平安社区纪实
□ 通讯员陈伟忠 范远杰 周喆 记者陈立吾
镜头一:8月上旬,记者在城中办事处走访,但见市场经营井然有序,群众安居乐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发展的景象。 头二:在城中光明社区警务室里,电子监视器里清晰地显示着辖区内主要路段治安情况。 镜头三:在三眼井社区法制学校里,记者看到几十名社区干部和居民正在学习讨论法律知识。 镜头的后面是城中办事处“创建平安社区,打造平安城中”活动结出的累累硕果。应城市政协副主席、城中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胡瑛说,城中办事处着眼经济发展,积极探索“打防结合,以防为主,重在治本”的有效路子,维护了城中地区的社会稳定,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全处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群防群治显力量 从“防”入手,着力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城中办事处在城区成立了10余支治安巡逻队,每支队伍按区域分成几批人员,实行流动巡逻,24小时值班,做到“居民休息,我值勤”、“你不出门、我出门”,形成了辖区有巡逻,小区有协管,楼栋有守望的联防网络格局,实现了社区治安工作由打防结合向预防为主、以“集中整治”向“强化日常管理”为主转变。 7月8日晚11时30分左右,治安巡逻队巡逻至城中财政所巷子三组居民户最后一排通道时,发现两名犯罪嫌疑人正准备翻墙对一户居民实施盗窃,巡逻队6名队员果断采取措施,迅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擒获。该户居民周某高兴地说:“有了这支日夜都在身边的‘110’,我们心里确实踏实多了。” 办事处针对粮贸街清心阁公寓治安情况复杂,居民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案件多发生在小区的实际,迅速组织专班,在显眼处安装治安防范宣传知识牌4块,还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群防群治,推荐有威信、乐于为居民服务的退休老干部、老同志担任楼栋长,带动居民参与治安防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小区居民还自发筹资1700多元在小区安装高标准防盗门。为方便居民报警求救,悬挂了报警牌。 由于构筑“群防群治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小区治安工作明显好转。 警地联织平安网 城中办事处认为,治安的力量来自于民间,只有警察与群众联手,才是治安的法宝,为此他们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治安防控科技含量。 今年5月,办事处先后在三眼井社区、光明社区、工农路、汪家台社区成立社区警务室,并从警务室建设的硬件上着手,不断完善社区警务室配套设施,光明社区还筹措资金5万多元,为警务室新添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空调等设施。 办事处还投资10多万元,在辖区月圆路、光明街、解放街等人口相对复杂的路段,安装监控探头12个,探头监控覆盖面占辖区重点路段的70%,监控室由警区民警与社区巡逻队员轮流值班,实行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社区巡逻队员进行制止,重大问题迅速报告。 为尽可能的争取处理治安突发情况的时间,城中办事处光明社区斥资5万元,给社区巡逻队配备巡逻车,该社区治保主任周春涛介绍:“有了巡逻车后,处理突发治安事件快捷多了,我们的行动快了,不法分子的胆子就怯了。” 今年6月13日,社区巡逻队巡逻至应黄路口时,接到社区警务室民警发出的警情,要求巡逻队员立即赶往城南中学门前人行道。只用了三分钟,巡逻队员便赶到现场,只见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在对一名推着板车卖水果的老大爷强行搜身,索要钱财,巡逻队4名队员立即上前制止,并将其扭送派出所。 今年7月,光明社区通过监控探头,开展警治联防工作以来,共制止纠纷和治安案件4次,打击处理违法人员6人。 标本兼治夯基础 城中办事处深深体会到,“帮、教、育”三位一体,是全力打造“社会政治稳定、刑事发案减少、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平安型社区有效机制。 实施一个“帮”字。三眼井社区是城中办事处的一个老社区,人口密集,环境复杂,为更好完善综治网络,社区以居民区为中心,建立了8个党员责任区,组织驻区政法部门的22名党员与26名“两劳”释放人员、“法轮功”习练者等治安重点人员结对帮扶,坚持每周登门走访交流一次,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并安排他们不定期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组织责任区党员包片负责调节、疏导,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社区居民张振先是“法轮功”习练者,从青海工厂退休回来后在社区党组织的帮扶下,他不仅与邪教组织彻底决裂,还积极报名参加了该市老年大学组织的培训活动。 着重一个“教”字。办事处建立街道、社区、警务室、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并积极有计划地组织10个社区开展创建未成年人“无犯罪、无吸毒、无艾滋病、无辍学”的四无社区活动,加强青少年教育和管理。 他们针对未成年人的六个重点群体,建立了无业闲散未成年人、问题未成年人、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和流浪儿童档案。还充分利用公、检、法在本辖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居民法制宣传教育氛围。聘请辖区内驻区政法部门的干部,为辖区内的学生及其家长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并在城中派出所青少年教育基地,进行了“抵制邪教,崇尚科学”、“拒绝毒品,关爱生命”图板展示,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落实一个“育”字。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办事处大力培育社区文明新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把社区文化作为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载体。为让居民有开展活动的平台,办事处积极与辖区相关单位联合,建立起应城广场、杨家台、应城公园等8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站点。 “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站点”杨家台在工农路社区的精心管理下,成立了腰鼓、气功、剑舞等5支体育活动队伍,日锻炼人数超过5000人。随着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社区内打麻将的人少了,寻衅闹事的人少了,居民群众满意了,社区也和谐了。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