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的“发酵效应”:应城母婴产业发展观察 |
应城网 2017-8-20 |
|
|
|
|
|
应城网8月17日讯(特约记者王越 程国辉):应城,全国盐化工业重镇,坐拥“膏都盐海”,原盐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14.3%,产能接近全省90%.
经济新常态下,应城市制定“盐化为基、多元发展”转型升级路线,力图构建县域经济“多元支撑”.
今年,应城市以研妆实业、中研茶妆两家龙头企业为带动,规划、打造母婴产业集聚区,培育增长新引擎.
为何选择母婴产业?近日,记者走进应城,探访这一新兴产业成长背后的故事.
扩能“烦恼”,
“衍生”以商招商
在应城经济开发区内,湖北研妆实业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火热的建设氛围,堪比八月的天气.
“前期投资悉数到位,4万方土建业已完成,生产设备进场在即,10月份就可全面投产.”该项目负责人刘丛谷介绍.
总部在武汉市的研妆实业,是一家母婴皮肤护理用品生产企业,自投产以来,因独特专利技术与精准市场定位,销售额迅速破亿.
市场大门一经打开,线上、线下订单纷至沓来,但租赁厂房空间有限,无法安装新设备,产能一再受限,公司董事长陈出新开始思忖起购置土地、自建厂房.
武汉地价高,对刚成立不久的研妆实业而言,就地建厂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将给后续研发、生产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来应城吧,这里还不错!”中研茶妆负责人刘杨把百余公里外的应城经济开发区推荐给陈出新.
与研妆实业一样,中研茶妆也是一家母婴皮肤护理用品生产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刘杨是土生土长的应城人,2015年返乡创业.自签约落户以来,一直延续着良好的建设、发展势头.
在刘杨的牵线搭桥下,研妆实业开始与应城方面尝试接触.深厚的工业底蕴、便捷的区位条件、完善的配套链条……诸多“利好”因素叠加,让陈出新有些“心动”了.
“企业还未入驻,园区‘七通一平’及配套基础设施便已全部建成,专班人马全程陪同考察,答疑解惑、随叫随到.”应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戴应波介绍说,良好的软硬件保障,让研妆实业高管一行在完成实地考察后不久,便签下了投资协议.
2016年7月,在机械轰鸣声中,研妆实业项目打下了第一根地桩,正式破土动工.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30条智能化生产线投产后,产能较过去预计扩大三倍,年产值可达3个亿.
引资新政,
促进“抱团”发展
“回归创业”带动“以商招商”,短短两年时间,两家母婴皮肤护理用品业界“大佬”,先后“扎根”应城.
市场前景看好,应城市因势利导,经详尽市场调研和规划论证,今年初正式提出“构建‘婴天堂’,打造全国最大母婴产业聚集区”.
中研茶妆与研妆实业的落户,就此迸发出了“1+1>2”的“裂变“之力.
“靠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受益的始终是极个别龙头企业,要想让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则必须‘抱团’.”研妆实业董事长陈出新坦言,在母婴产业方面,应城走在了全省前列.
为加速产业集聚,应城推出引资新政“十一条”:对新引进母婴项目用地优先供给,自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之日起,三个月内办结供地手续;固定资产达到一定标准的母婴项目,根据其经济贡献,给予基建补助;对获批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创新型母婴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奖励;为龙头母婴企业代建厂房及厂区基础设施、配套提供员工公寓等,企业自产生税收第一个年度起五年内分期回购……
针对母婴产业“量身定制”的招商政策,涉及成本补贴、经济奖励、人才引进、落户服务等方方面面,可谓诚意满满.为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改造工艺流程,应城市财政每年还将列支专项奖励资金.
完善配套,
激活一方春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方能使落户企业无后顾之忧.
30公里“三纵九横”网格化道路全面贯通;电网、天然气管道网随道路布局完成;10万吨级自来水厂也投入使用;全省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并网发电;工业污水处理厂施工提速……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已然达到“拎包”入驻标准.
不仅要做到“硬件”配套,还要帮助企业实现产业链配套.
应城市杨河镇,罗曼假日玫瑰庄园内,数千亩玫瑰幼苗一望无际,蔚为壮观.该园盛花期时,年产玫瑰鲜花一千吨,花露九十万公斤,将优先直供市内母婴企业.
与此类似的,还有杨岭镇的楚珍园,该园占地面积2100亩,其中所种植的1000亩月季花,亦为母婴沐浴、护肤产品重要原材料.
立邦达,是应城引进的一家塑料制品企业,为中研茶妆与研妆实业生产所需的塑料盒、瓶、罐等包装产品.
今年6月18日,应城市举办母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促成武汉源莱媄化妆品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卫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应城经济开发区签订落户协议,拟投资总额1.7亿元.
“在二胎政策和消费升级双重刺激下,未来三年,应城母婴产业有望突破百亿产值规模,将成为工业经济新的重要支撑点.”应城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钟长辉信心满满地说.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