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倾力做大农业特色产业 |
应城网 2007-9-18 |
|
|
|
|
|
突出重点抓特色 加快推进产业化
应城网9月17日讯(记者郑毅 丁艳红):应城市引入现代工业发展理念,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到9月3日止,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62321万元,其中优质稻、特种水产、畜禽和双孢蘑菇四大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56089万元,占90%以上。
为了推进优质稻板块建设,应城市制定了《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在杨河、田店、杨岭等11个产粮大镇集中布局,落实了优质稻面积50万亩。湖北豪丰公司等企业和浙江绍兴黄酒集团联系,发展糯米精深加工,绍兴黄酒集团在陈河镇建立了2200亩优质糯稻生产基地,明年将扩大面积1万亩。
应城依托省特色水产品板块建设项目,建设了汤池中华鳖良种场和300亩甲鱼无公害示范养殖基地,启动了400亩杨家澥鳜鱼套养示范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进,广东海富公司投资开发水产科技示范基地,扩大养殖水面1000亩,淡化养殖南美白(蓝)对虾、金枪鱼等8个品种,年收入1077万元,再上一条饲料生产线,建成华中地区最大的海水鱼类淡化养殖及种苗繁育基地。湖北中盛公司发展水蛭养殖220亩,明年将扩大到2000亩,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水蛭养殖基地。
应城着力培植生猪和蛋鸡产业,发展规模养殖。郎君镇实施“回归工程”,杨金刚投资1000万元兴建的高标准养猪小区。全市筹建的万头养猪场还有2处。聂景山、巡检养猪小区的养殖规模由去年的1万多头发展到今年的2万头以上。市开发区杨桥蛋鸡养殖小区和城北雷山立体养殖小区都扩大了养殖规模,蛋鸡饲养量发展到今年的20万只以上。
为加快建设蘑菇板块,应城市重点组织实施″1114″工程。目前正在城北、田店、杨河等4个乡镇稳步推进。同时,在城北魏河建立了砖瓦结构的富源蘑菇产业园,以业主投资为主,政府负责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建菇房5排33栋,每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种植面积500平方米,造价6万元,其中政府以奖代补1.5万元,作为全市蘑菇生产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
应城通过孵化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个。大观园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配套设施,生产经营酱料、酱腌菜、泡菜三大系列产品,建成全国最大最强的酱菜制品公司。瑞丰公司先后投资4800多万元扩大经营规模,新建面条厂,年加工能力13万吨,销售收入9000万元,年创利税500万元。豪丰公司今年又投资1200万元扩建仓储,投资500万元新上一条糯米粉生产线,年底再上一条日产100吨精米生产线,提高市场占有率。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