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区位优势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经济日报 2007-10-6 |
|
|
|
|
|
本报讯 记者魏劲松、通讯员宋明芳报道: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大力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的推动下,地处湖北南端的孝感市依托自身优势,努力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辐射,走出了一条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承接产业转移,正在孝感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销售在武汉、生产在孝感”,“总部在武汉、制造在孝感”,孝感确立的开放的产业对接原则,为两地企业的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5年,利用武汉对汉正街服装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将生产与经营剥离的良机,孝感市在邻近武汉的汉川开辟出占地2000多亩,集服装生产、物流、商贸、信息、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服装工业城,目前已有近百家商业企业签订了合同,年产值至少达150亿元。欧麦迪活塞、长天通讯、光大彩钢、武塑集团、恒兴实业等428家武汉企业先后到孝感投资创业。
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告诉记者,孝感城区距武汉市中心仅60公里,依托“武汉城市圈”这个支点,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在合作中错位发展,是孝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他们提出了建设5大工业协作配套基地的设想:即建设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五大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今年初,中国光谷孝感产业园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个首期投资2亿元的项目,将主要生产电子元器件及大功率激光成套设备;在应城赛孚工业园,一个依托武汉化工研究所和武科大的精细化工产业群正在崛起。目前园区有78家精细化工企业,产品70%以上出口,年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孝感支柱产业之一的金属制品业,80%原材料来自武汉,26%的产品返销武汉。
孝感是农业大市,武汉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双方不懈努力,孝感的农田与武汉的超市紧紧联在了一起。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已发展到150多万亩,7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认证,4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论证,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总数已达14个。每到收获季节,武汉超市物流车直接开到孝感农田,集中联片收购。为抢占武汉市场,孝感市还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统计数据显示,孝感市进入武汉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有6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在武汉市场的年销售总量160万吨,经销额30多亿元。孝感产的各类农产品在武汉市场上都占三分之一以上份额,蔬菜更是占到了60%,孝感农业与武汉市场的依存度已达到316%。
利用邻近武汉、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孝感将建设“武汉后花园”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攻方向。每到周末、节假日,武汉游客自驾车或组团来孝感休闲度假,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孝感共接待武汉游客19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20%。
今年上半年孝感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为2153亿元、59亿元、228亿元,同比增长124%、228%和217%。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