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创建好班子促发展纪实 头雁领飞万象新 |
应城网 2007-10-31 |
|
|
|
|
|
——应城市创建好班子促发展纪实
□ 记者郑毅 丁艳红 通讯员李俊华 蒋涛 报道
在9月28日举行的2007年应城(汤池)金秋九月经贸洽谈会上,应城市有33个项目签约,引资额15.83亿元,这批项目的引进将成为应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截至9月底,应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3.2%;完成财政收入3.83亿元,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9.8亿元,同比增长27.7%。 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结合当前创建“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活动,应城市委书记谢思芳说,要让创建好班子活动成为加快应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团结谋发展
应城各级领导班子以大局为重,密切协作,互相支持,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领导示范讲团结。应城市“四大家”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始终坚持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不断推进班子团结共事。坚持了市“四大家”领导联席会,研究下个月的工作。领导成员团结协作,步调一致,既坚持集体领导,又充满活力,给全市各级领导班子起到了表率作用。该市人大、政协的几位领导成员,从来没有一线、二线之分,越是艰难越向前,该市的公路施工、南区开发、园区建设、防汛抗旱、双环改制等重点工程、急难任务,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难事面前讲团结。南垸良种场一分场一农户驾驶农用车在义和镇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因事故双方在赔偿额问题上分歧较大,受害人多次上访。在应城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该市法院坚持依法调解,有情操作;该市民政局、交警大队、市信访局、南垸良种场、义和镇等部门和地方,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促成了事件的圆满解决。 大事面前讲团结。宜化双环今年改革改制力度大、任务重,应城市委办、人大办、市政府办、经济商务局、公安局、东马坊与电力、自来水等部门一道,搞好调查研究,协调企地关系,全力搞好整治,周边环境明显好转。
廉洁树形象
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城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局面。 学风求实。结合胡锦涛同志倡导八种良好风气的精神,应城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读、写、讲、诺、述”集中教育活动。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学习、带头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带头给机关党员干部讲加强作风建设的党课、带头作出加强作风建设的承诺、带头履行承诺并向群众述职接受评议。每到周末,每名领导干部就会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提醒学习。
为了治学风,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作风建设专题辅导组巡回辅导76次,各级中心学习小组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学习260余期(次),党政″一把手″ 撰写学习体会和理论调研文章98篇、讲作风建设党课160余场(次),每个党员干部在学习超市平均达12次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在《湖北日报》、、《楚天风纪》等发表文章10多篇。
政风求畅。应城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健全完善制度,出台了公务用车、干部职工住房、财务管理、津补贴发放规定、公务接待规定等规范性文件11个,从源头遏制腐败行为。同时,应城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深入推动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方面的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有效防止了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
行风求效。应城市从加强行风建设入手,改进″行风热线″直播节目的形式,实行电台、电视、网站、短信联动运作,深化″行风热线″,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追踪落实。今年已安排51个单位上线,目前有39个单位一把手或班子成员走进热线与群众进行双向交流,接听群众电话455个,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283个、承诺解决问题192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创新兴大业
应城市各级领导班子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突出工作重点,化解工作难点,用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方法,寻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
新理念拓展新领域。市文体、旅游局领导班子挖掘膏盐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出应城膏盐文化地址公园项目构想,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向国家文物局和国土资源部申报,争取国家大工业文化遗址和国家矿山地质公园立项,取得显著进展。日前汤池西街开街,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原生态风景点,吸引了武汉60%的客人,提高了汤池温泉文化的内涵。
新思路带来新突破。应城市委组织部领导班子结合实际,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大胆创新,推出了选任、考任、竞岗等多种方式,配套开展干部任前培训、廉政谈话等相关措施,激活了干部队伍,选拔了101名干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应城首创干部学习″超市″,成为干部们的必休课,吸引了中央党校、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和省内外地单位前来考察推介、学习取经,成为干部教育的一个品牌。
新举措实现新变化。市政办、新闻办利用网络平台,创办″市长信箱″畅通言路,每天点击量近2000人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受到网民反映的各类意见和建议1000余条,回复率95%,办结率67%,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实干铸业绩
以实干创政绩、以实干树形象,已成为应城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已成为广大干部的追求。
应城强化市″四大家″班子成员的责任,促使转变作风,自觉去抓发展、抓落实、抓督办、抓协调,按照市委、市政府布置的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整体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四大家″领导普遍实现了五个一的工作责任制度,联系一个乡镇、联系一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联系一个项目、联系一个农业产业化企业或产业基地、联系一个贫困户。每两个月要对自己分管的部门,在大会上进行公开点评。市委书记谢思芳、市长朱高文带头谋大事、抓重点、攻难点,围绕打基础管长远加快发展,没有节假日,经常到乡镇、市直部门和企业调研,解决实际问题,总投资近2亿元的南区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条件。
应城各乡镇领导班子树立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观念。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城中办事处领导班子主攻大项目、大企业、大老板,成效显著。投资5000万元的九洲通医药物流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湖北瑞丰粮油集团白玉面条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中交塑料玻纹管项目相继开工,投资过亿元的三七电池项目已经签约。东马坊的领导班子,一手抓服务宜化双环环境整治,一手抓自身发展,湖北欣鑫包装、亿立铜业、东城有机硅3家企业追加投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杨岭、田店、义和等乡镇地处偏远,但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领导班子挖掘自身优势,创造条件抓招商、谋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田店镇今年八、九月间就引进了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两个。
应城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市农办积极为企业、基地排忧解难,主动与高校、超市对接,妥善解决了金水梨、豪丰系列大米、白玉面条、黄滩酱油进入超市、进入武汉大市场的问题。市财政局积极探索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利用财政信用担保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370万元,向上申报支工支农项目资金4542万元,培植了新的财源。市发展与改革局克服人少工作量大的困难,争取大项目、好项目,取得显著进展,总投资27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已与中电国际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争取到国家和省项目资金2571万元,配合双环公司争取到国家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
长风劲送千帆远,春融碧草万里芳。创建好班子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应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截至10月上旬,应城新开工项目107个,总投资23.77亿元,其中宜化双环公司″6改10″联碱扩批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明年10月完成,应城正在迎来新一轮发展的热潮!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