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交流会召开 |
应城网 2007-12-26 |
|
|
|
|
|
应城网12月24日讯(记者 高春华):今日上午,记者从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交流会上获悉: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推介力度,加大招商引资规范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力度,营造服务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后劲。市委书记谢思芳、市长朱高文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副市长李晚霞主持会议。
市委书记谢思芳指出,招商引资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现象,不能用一般性认识和工作方法来对待招商引资。在招商标准上,只要是产业合政策、污染可控制、就业能拉动、税收能增加的项目要鼓励引进、大胆引进、积极引进;要变招商为择商,引资为选资。在招商方式上,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既要借鉴沿海模式,也要发挥本地优势;既要开展大型招商活动,也要实行小兵团作战;既要全员上阵,也要明确主体。在招商政策上,在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的同时,还可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大企业、大项目的扶持力度。
谢思芳强调,市招商局要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系统、整体研究;各项基础性工作要提前做精做细,要大力引导招商政策、产品、项目指南等相关资讯的宣传策划,要紧紧围绕本市特色产业群体做文章,可集中编册进行宣传推介,形成一个地区一个产业集群;要加快平台项目建设工作;要加强招商专班工作人员素质培养,提高谈判水准;要对招引企业持续提供优质服务,进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定人定企、全程跟踪,形成市招商局、乡镇、部门、市委市政府联动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谢思芳强调,下一步招商工作要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紧紧围绕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做文章;要围绕武汉城市圈和东部产业转移做文章,精心做好两大产业的项目编制;要选准选好懂经济、能吃苦耐劳的干部外出招商,干部要走得出去、请得进来,克服浮躁心理,能沉的下去、静的下来,争取一批好项目落户、大项目开工;要保持信息畅通,园区与各部门乡镇之间要项目通用,鼓励招引企业异地落户;要开展长期、广泛的招商信息发布,进一步完善招商资料基础工作,实现招商推介的及时性和专业性;要加大招商引资平台搭建、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形成一月一次项目协调、督办,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充分借助应城网平台及时通报、发布相关信息。
市长朱高文对2007年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和客观评判,朱高文指出,既要充分肯定今年来招商引资推介力度加大、招商引资规范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服务招商引资的氛围浓厚,一批项目纷纷落户应城。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招商引资过程中还存在引进项目亮点不多、签约项目开工不足、自身对招商引资思考不够的问题。
朱高文指出,要结合本市实情,较好把握客商心理,做到招商引资有的放矢,避免落户企业多而不精、有而不大、进而不快;要有效把握沿海产业转移、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及资源放大效应带来的机遇,制定优厚的招商引资政策,承接好东部产业转移,加强石油天然气的引进储备,与石膏、岩盐、温泉并列为重要资源,大大提高应城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地位。
朱高文强调,要充实完善好招商引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务实谋划好2008年招商引资工作;对招商引进企业要按照税收贡献率、就业回报率、产业拉动力的标准开展前期衡量,后期要按照履约、开工、投产率检验项目;要围绕产业集群构筑好招商引资平台,企业要向园区集中,产业要相对突出特色,招商引资要注意做好区域环评;要围绕产业转移,不断补充壮大本地现有产业;要围绕大项目突破抓招商引资,全市“一区三园”要限制企业进入数量,严格把好质量关。
朱高文指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加强园区平台载体建设,重视土地环保问题,对单个项目要达标排放,对集群项目要建污水排放系统,努力解决好招商引资的瓶颈制约,创造良好环境服务落户企业。在优化发展环境问题方面,全市上下所有相关单位要联动起来,实行引进项目专班服务,定期走访企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时间突出重点解决企业反映的难点;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加强自身建设,乡镇部门之间多交流招商引资经验和做法,“出外一把抓、回来再分家”,使引进企业有序落户。市招商局要积极参与拟投资企业的谈判、签约,严格按相关政策把好关。要制定灵活适用的招商引资方案,加强与客商联系,多与全省全国500强企业联系,跟踪引进大项目。
市委办、市政府办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开发区、市招商局、发改局及城中、东马坊、长江埠、四里棚、城北办事处负责人分别谈了今年来各自招商引资工作及明年工作打算。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