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踏雪访“穷亲” |
应城网 2008-1-21 |
|
|
|
|
|
应城网1月19日讯(记者 高春华): 春节将至,基层群中过得怎么样?困难群众的生活是否有着落?带着这些萦绕于心的问题,1月18日,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市长朱高文一行在深入市交通局航运所看望慰问现岗困难职工后,径直赶往杨岭镇部分偏远村组,走访慰问困难农户。
时值隆冬,寒气逼人,连续数日普降大雪使杨岭镇的董井村、余郑村、彭集村等村庄银妆素裹,静静地笼罩在一片皑皑白雪中。风裹挟着雪花呼啸着穿过村庄,如利刃削过行人的脸庞,田野里、通村公路上、草垛上堆满了积雪,堰塘被厚厚的冰层封锁;屋檐下、树枝上挂满了冰凌。
踏着厚厚的积雪,市长朱高文一行走进了董井村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董井贵家中。在细细看了屋里的陈设后,朱高文拉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生活保障进行详细了解,重点询问了老人及整个村庄的农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当得知77岁的老董曾担任多年村支书时,朱高文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与敬意,感谢他过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今后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依然离不开老党员的关心和支持,由衷地希望老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退职不退岗,继续发挥余热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村稳定出谋献策。
步出老董的家门,朱高文一行边走边叮嘱同行人员,今后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村老党员的生活,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对那些曾经为基层党建工作做出过贡献的老党员、老村支书,一定要倍加关爱他们的生活,真正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对那些正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农村党员,一定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扎根基层、安心工作。
余郑村村民高右蚕的妻子因病去世多年了,两个孩子分别在读大学和初中,白发过早地爬满了40多岁的高右蚕的头顶,脸上刀刻般的皱纹以及单薄褴褛的衣衫昭示着单亲家庭的艰辛。一贫如洗的土坯房里,只有几件农具斜倚在墙角。在昏暗的堂屋里,朱高文感慨万千,他一边递上慰问金,一边鼓励高右蚕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正确对待生活的磨砺,不管多大困难也要保证两个孩子完成学业,在各方的帮助下,争取新年新景象、新年新变化。接过朱市长递过来的500元现金,40多岁的硬汉流下了一行行热泪。
彭集村70多岁的彭华少夫妇俩是一对残疾人,唯一的儿子顾外出至今未归。听说朱市长来到了家里,双眼失明的彭华少老人连忙起身,摸索着拉过市长朱高文的手不停地哽咽;接过朱市长递来的慰问金,老人更是唏嘘不已,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朱高文一边不停地安慰老人,一边指示随行人员尽快做好老人入住福利院的工作。
杨岭居委会居民彭和平一家三口患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以种田为生的彭和平完全丧失了劳动力。面对朱市长关切的询问,他乐观地表示对生活充满信心,有村民邻居的热心相助,能勇敢地战胜困难,也打算做一些简单的修配活计维持生活。朱市长叮嘱同行人员及时同卫生、医保等部门联系沟通,切实做好这一类患病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
“踏雪进村入户,真情访贫问苦”。杨岭行难舍难分,萧萧风雪中,许多村民依然站在自家的屋檐下久久目送朱市长一行渐行渐远的身影。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朱高文一行边走边谆谆叮咛随行干部: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困难群众吃饱穿暖、安全过冬、祥和过节。
当天,市政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市交通局、杨岭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一同参加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