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
应城网 2008-2-18 |
|
|
|
|
|
应城网2月16日讯(记者冯辉、李华):16日,应城会堂门前彩球高扬,气氛热烈,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将肩负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应城发展共商大计。 会场内充满着喜庆、祥和的氛围,主席台上方,茂盛的松柏映衬着十面鲜艳的红旗,鲜艳的红旗簇拥着庄严的国徽。会堂二楼的眺台上,悬挂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奋力开创应城又快又好发展新局面”的巨幅标语。主席台前,鲜花争妍,生机盎然。
担任开幕大会执行主席的主席团常务主席谢思芳、汪继芳、刘纯明、熊建平、刘高刚、陈茂林、吴火祥、叶双喜、程三荣、谢小平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参加开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朱高文、张诗勤、李明芳、翁晔、席国爱、刘敬喜、陈显、邹巧琳、郭亚红、刘敬章及主席团其他成员。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思芳主持开幕大会。本次大会应到代表 253人,实到249人,符合法定人数。8点30分整,谢思芳宣布,应城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朱高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07年政府工作回顾;二、2008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朱高文说,2007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一年来,新一届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三大”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社会取得新的成绩。朱高文说,2007年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质量稳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开放开发掀起热潮,旅游经济逐步兴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保障服务功能不继增强;关注民生力度加大,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行政能力不继提高,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朱高文说,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机遇,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园区建设、旅游开发、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等工作,不继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力促全市经济大发展、环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6.34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00元,增加9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70元,增加37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朱高文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必须更好地把握统筹发展、稳定和民生问题的共同推进;统筹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统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和谐共赢;统筹质量、速度和效益的互补关系;统筹城乡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持续协调。朱高文强调,全市上下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解放,进一步融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坚持不懈地推进产来集群发展,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不懈地推进旅游业发展,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上档升级;坚持不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环境;坚持不懈地推进开放开发工作,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不懈地推进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财政综合实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和谐应城建设。
关于解决民生问题,朱高文说,2008年,市政府将多方筹资2.7亿元,投资2010万元,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大楼和10所农村寄宿制,减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1.2万名学生学杂费;投资2860万元,解决3.78万人饮水安全,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00口;启动夹河沟泵站更新改造、短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造农村机泵站20处;投资8600万元,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5800万元,兴建廉租住房100套共5000平方米,完成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培训农村劳动力1.3万人,新增就业8000人,重建和维修改造城乡集贸市场31个,维修周总理纪念馆、孔庙、文峰塔名胜古迹,积极争取增加长荆铁路应城客运站停靠车次等十件实事。
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朱高文指出,全市上下必须坚持科学施政,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从严治政,努力打造阳光政府、廉型政府,努力塑造勤政、为民、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朱高文最后说,各位代表:应城已进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形势催人奋进,机遇稍纵即逝。让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励精图治,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应城而努力奋斗!
会议听取了关于应城市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听取了关于应城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提请审议和提出意见。
市直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出席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列席了开幕大会。
[应城网评论]
科学发展谱新篇
——热烈祝贺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春上梅梢,生机盎然!
今天,站在新春的门槛上,全市人民满怀喜悦,迎来了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我们对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和谐小康应城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进一步号召全市人民站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大会,对于团结动员全市上下推进应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应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三大"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质量稳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旅游经济逐步兴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一年,市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依靠全体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法律监督,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为促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还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市上下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机遇,紧紧围绕"三大目标",进一步加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力度,力促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环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及广大人大代表要以十七大精神统领人大工作,认真履行"三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切实做到"三同"(与市委思想同心、决策同向、工作同步),始终坚持"三贴近"(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不断强化"三种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重点突出"三项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自身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应城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发展,再谱新篇。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相信,肩负全市人民重托的广大人大代表一定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认真审议各项报告,踊跃建言献策,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胜利完成大会各项议程,把这次大会开成团结、民主、求实、奋进的大会。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