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创新机制化解信访疑难 |
应城网 2008-2-29 |
|
|
|
|
|
应城网2月29日讯:2月14日,应城市信访局长卢四光来到黄滩镇飞跃村,给上访对象李树元做工作,经过摆事实真相讲道理,上访者同意他们的方案,接受了交警多方面赔钱处置意见。正月初六,黄滩镇发生一起农用车车祸,对方因为是黑牌照,没有赔负能力,上访者不服交警处置,多次上访,最后在市信访局的反复调解下决定不上访了。 应城市党政领导坚持下访解疑难,市委书记谢思芳、市长朱高文坚持下访制度,去年解决各类信访热点问题122件,信访疑难问题23件。 应城市老工业企业较多,加上市直部门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各类利益群体中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长期信访老户和缠访问题成为“老大难”问题。为此应城市实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活动,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破解信访难题,成为全省示范。 应城市坚持“送教”上门,直至使其自觉扭转固执情绪,自觉放弃过高要求,自觉纠正过激倾向。对于那些反复上访,要求过高,又不接受有关部门处理结论的,采取召开信访听证会的办法,让大众参与,让众人评说,正视听,辨是非。陈河镇中街、北街村的两个农民,提出将两村共有的360亩集体湖田分给群众,在去年应城市人大有关会议期间,他们还拿着所谓的群众签名到会场请愿。信访听证会在中街村办公室如期举行,参加信访听证会的有20多名代表,经过陈述、答复、辩论、表决,一致认为由村统一经营,农户共同受益,由于听证会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从而顺利平息了上访两年的信访案件。 对于上访队伍中的疑似精神病患者,应城市先做通其家属的工作,建议并配合家属将患者送医院鉴定,确属精神病患者的,入院治疗。该市成立了信访专项基金,每年由该市财政拨款20万元,专门用来支付医疗费和解决其它疑难信访问题。去年以来,该市共鉴定治疗精神病上访者4人,已全部治疗稳定,共用去医疗费6万多元,极大地规范了信访秩序。 对于以上访为名无理取闹、挑衅滋事、制造事端者,做好证据收集、固定工作,对重点人员予以依法打击、追究责任,让非法、非正常上访者无利可图。该市还出台了非正常上访处置预案,把工作做好、做准、做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在城区“禁麻”工作中,将重点人员范某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理。以所谓的土地补偿费没有到位为由多次上访的柴某,多次聚众上访,还到征地的工地上拉横幅、放置煤汽罐,阻扰施工。公安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将柴某予以行政拘留24小时,有力地打击了非法和非正常上访行为。(郑 毅 丁艳红 卢四光)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