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一中荣膺“中国和谐校园之星” |
应城网 2008-4-18 |
|
|
|
|
|
应城网4月17日讯:经公示与展示,网上推选、投票,应城一中被评为“2007网上中国和谐校园之星”。
由《基础教育参考》、腾讯网教育频道联合主办,《基础教育参考》理事会、中国教育宣传网和中国院校校庆网共同协办的“2007网上中国和谐校园推选”活动,共有9044所学校被推选,6992所学校接受公众投票,活动总票数达118272人次。全国共有160所中小学被评为“2007网上中国和谐校园之星”。湖北有应城一中、襄樊五中、武汉四中等六所中小学榜上有名。
4月12——14日党总支副书记许四清代表学校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科学发展优质基础教育高层论坛——和谐校园暨校园文化建设高层论坛,接受了大会颁发的奖牌与奖杯。
相关阅读:
文化引领 制度约束 构建和谐校园
湖北省应城一中 柴时钟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倡导"师为贵,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教学为重、创新为魂、和谐为基、发展为本"的办学思路,以"文化引领,制度约束,构建和谐校园"为核心目标,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上档升位,和谐发展。
坚持文化引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坚持文化引领,突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教育,让积极、激情和努力成为我校的主旋律。坚持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指导,贴近学生生活,大力开展丰富学生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开展了以"三爱"(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视"爱"为校园文化内核;提炼热爱科学、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之亮点,学习和宣传在全国知名且有重要影响的校友。如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导弹司令杨业功,"七月派"代表诗人邹荻帆,世界举重冠军季发元,美籍华人院士李天培等杰出人物。学工处、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日常教育活动,以班会、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和校园闭路电视为媒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组织学生重温入团誓词、十八岁成人仪式、运动会、辩论赛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教室文化、寝室文化、板报文化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创建与评比,逐步完善我校"自主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特色,深入开展"文明、文化"双核心的系列教育活动,循序推进在校好学生、在家好孩子、在社会好公民的"新三好"评比;力求用积极的教室文化取代消极的课桌文化,用健康的寝室文化取代低俗的厕所文化,用高雅的校园文化取代杂乱的网络文化。坚持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突出素质教育的主题;充分展示广大师生的才艺,活跃校园气氛,陶冶师生情操,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夯实学校的文化底蕴,彰显学校"平和向上"的健康、和谐、民主、进取的文化理念,引领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强化制度约束,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保证。我们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文化理念,形成了学校一系列保证学校和谐发展的制度文化。我们加大了《班级量化考评制度》和《学生素质评分制度》等的执行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和提升的过程。针对教职员工,我们认真落实了《应城一中党员先锋岗"八好"要求》和《应城市教师行为规范"八不准"》。健全四项教学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制度约束人,制度管理人。我们倡导教师做"三明之师":做明理之师,明育人之理,明职责之理,明人际交往之理;做明辨之师,明辨是非,明辨对错,明辨真假;做明天之师,用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气势、飞扬的神采引导学生摆脱迷茫,探求真知,走向灿烂的明天。我们要求干部率先做到"四讲":讲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校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还要学习哲学著作;讲团结,团结班子内部的所有成员,团结广大教职工;讲原则,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和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尊重教师和尊重学生的原则;讲务实,淡泊名利,勤奋踏实。在制度约束下,全校上下一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了学校各顶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强化"低重心"自主管理,保证年段责任制和谐运行
我们提出了"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走动式管理,零距离服务"的"低重心"自主管理思想以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扁平化管理模式。使权力中心下移,扩大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权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贴近师生,走进寝室、教室、食堂及办公室等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他们服务。扁平化管理模式,使得学校工作从上到下条块清晰、分工明确、系统完整。通过系统整合和组织优化,把组织内各要素更有效地联系起来,加大了各管理层的控制幅度,人人管,管人人,常规工作日抓日结,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管理的功能。我们还进一步完善和兑现了三种评价与奖励方案。一是制定年段过关责任制,一、二年级以学年统考为依据,三年级以高考为依据,强化年度过关;二是启动《教师教学综合量化评价方案》,对教师一学年度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评分;三是各类教学成果奖励方案,力争做到教学责任明确,评价科学,奖罚分明。这一扁平化的"低重心"自主管理运行机制既强化制度的作用,又保证年段责任制和谐运行。
激发热情,力创学校工作的和谐局面
热情,是工作的动力。我们坚持把激发教师热情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唤起激情意识。在老教师中树立"榜样之星",引导老教师发挥余热;在中年教师中树立"教改之星",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尽情展现才华;在青年教师中树立"希望之星",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不遗余力夸奖。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老师也是夸出来的。我们开创各种途径,实施"名师工程",挖掘教师闪光点,着力让他们成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特色教师、特级教师、首席教师。三是个人融入集体。坚持引导个体教师融入集体当中,用个体影响集体,用集体带动个体,用集体约束个体。在全校评选先进备课组、先进教研组、阳光处室,让老师们思想阳光、心态阳光、工作阳光。四是校长走近教师。坚持校长主动亲近教师,与教师探讨学校工作,努力让教师的思维、工作跟上学校的节奏;让每一个教师深入解读领会学校的办学理念,并且把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促使教师工作在常规中出新,老方法中出巧,促使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平和向上"的健康、和谐、民主、进取的文化理念;坚持"师为贵,生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崇尚礼仪、崇尚科学、崇尚创造、崇尚一流的学风;坚持全员问责,合作竞争,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坚持"生态花园、求知学园、创新果园、成长乐园、精神家园、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建成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省内有竞争力、国内有影响力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