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市今年一季度”融武圈“工作情况 |
应城网 2008-4-23 |
|
|
|
|
|
全市今年一季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
2008年一季度,我市六大基地工作专班、有关办事处和开发区加大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力度,全面推进与武汉市融入和对接,在招商引进、农副产品销售、人力资源培训、旅游对接、科技合作和与武汉交流上取得新进展。
一、着力抓招商引进,积极承接武汉市产业转移。市直相关部门和城中、长江埠、东马坊办事处,开发区,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承接武汉市化工产业迁入。1-3月,引进武汉投资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34200万元,已到位资金5230万元。长江埠办事处引进武汉市彩龙化工厂整体搬迁至赛孚新区,引进武汉旺德福化工公司、武汉强丰英科公司落户赛孚新区,分别累计投资3000万元、1500万元和 4000万元。市开发区引进武汉尼斯顿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工业园投资5500万元,生产钢结构、灯管等产品,项目于3月20日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50万元。城中办事处引进千里马药业有限公司落户民营经济园。该项目计划投资1500万元,占地200亩,其中一期征地50亩,计划投资500万元,于4月初签订投资意向书。
二、加大开拓武汉市场力度,扩大农副产品销量。加大名优特农副产品在武汉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武汉市场,提高应城农副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1-3月,全市输出武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500万元。豪丰公司利用现有的8个绿色品牌,积极开拓市场,进入武汉华联、沃尔玛、大福源、徐东平价、群光等7家大型超市20余家连锁店,月销量大米400吨;瑞丰公司的“白玉”面条进入丽红、中百便民、中百仓储超市各连锁店,月销量850吨;汤池甲鱼与武汉中百仓储、麦德隆、家乐福等超市联手合作,进入武汉17个卖场,并签订长期配送合同;湖北大观园公司在武汉中百仓储、武商超市、中商超市等4 家大中型超市58家连锁店设有“金陵酱菜”专卖店,月供给量3吨左右。
三、继续抓好人力资源培训,为武汉输出市场需要的劳动力。市教育部门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与武汉中职艺术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开设幼儿师范专业,在市中职和城北初中共招生120人;与华中科技大学航天分院开展“1+2”模式联合办学,在市职中开办数控等3个专业,招生360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市农业部门继续抓好“阳光工程”培训,市农广校、市技工学校等培训机构,瞄准武汉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进行市场营销、电子电工、缝纫全能、医院护理、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1-3月,已培训劳动力600人,向武汉输出劳动力3950人。
四、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提高应城在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地位。3月中旬,市林业部门投资1100万元,建设汤池旅游公路景观绿化带,全长19.8公里,作为汤池温泉旅游配套工程,工程基本完工。市旅游局邀请武汉百步亭等具有实力的企业老总,对汤池温泉高档别墅休闲度假区二期工程、渔子河水上旅游开发等项目进行实地勘踏,并与他们签订投资意向性协议。1-3月,来应城旅游总人数145884人,其中武汉游客72949人,旅游总收入1874万元,其中武汉游客收入937万元。
五、强化与武汉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应城转化应用。市科技部门和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强与武汉的科技合作,与武汉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在应城的转化应用。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北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合同,主要围绕新型有机硅单体为主题,尤其是具有新型功能、技术含量高、在国内外尚处于未成熟的有机硅产品进行开发。湖北赛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委托技术开发合同,研究开发系列有机氟的合成和生产工艺项目。湖北志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委托技术开发合同,研究旋光性α-苯基丙酸项目。1-3月,我市与武汉市开展科技合作10项,项目投资额2130万元,已到位资金1200万元。
六、加强与武汉的交流,深化与武汉的合作关系。市委、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办事处,加强与武汉市各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的合作关系。1-3月,我市与武汉开展各类交流活动40次。2月28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翁晔,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席国爱,到武汉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经协办),洽谈引进武汉市外迁化工企业有关事项。1月23日,市招商局成功组织湖北应城(武汉)项目推介暨招商引资恳谈会,到会的客商60余人,其中武汉客商40余人。会上签订意向性投资协议5个,总投资额2.5亿元。3月份,长江埠办事处在武汉市开展招商周活动,办事处负责人拜访武汉市硚口区经贸委外迁办负责人,邀请在武汉投资的长江籍老板等“四有”人员,并举办招商代理联谊会,推介长江埠,引进意向项目5个,目前正在跟踪洽谈。(市融入办)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