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召开 |
应城网 2008-5-30 |
|
|
|
|
|
应城网5月29日讯(记者冯辉 高春华):29日上午,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在应城会堂召开。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效能,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我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体市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市政府副市长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谢思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长朱高文作动员报告。会议由市委副书记汪继芳主持。
谢思芳在会上强调指出,市委、市政府就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召开此次全市性、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谢思芳指出,要坚持发展为要,切实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全市上下要联系思想和发展的实际,坚决打破一切保守的思想、僵化的观念、惰性的意识和安逸的心理,大力倡导“敢想、敢干、敢闯、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增强有大追求、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工作的突破,以理念的提升带动发展的跨越。要切实增强服务发展的意识。各地各部门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牢固树立“权利就是责任、工作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服务意识,强化“服从发展是职责,服务基层是本职”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客商和群众提供高效、超前、优质服务。
谢思芳要求,要坚持企业为大,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他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党委、政府抓经济就是要以企业为大,围绕企业搞好服务,多掌握实情,多办些实事,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支持企业发展,既要支持大企业的发展,也要重视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谢思芳要求,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他指出,此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暂行规定》和《关于支持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和金融机构处置抵贷资产的有关规定》等文件,市人民银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代表职能部门作了表态性发言,就是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会上还给首批59家企业发放了《政企联系服务卡》,便于企业有困难时及时与政府和部门联系,开通服务企业的“市长、局长直通车”。市委、市政府还要建立“三定期”工作机制:即定期召开政企座谈会。听取企业家们对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目标,建立市委、市政府和企业高层沟通机制。要继续选派优秀的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服务企业的发展;定期开展横向交流。市经济商务部门要组织成立市企业家协会和企业管理者协会,经常组织开展活动,为市内企业交流协作提供机会;定期开展银企项目对接。要坚持定期组织召开项目推介会和银企座谈会,建立交流沟通平台,实现银企项目对接,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谢思芳强调,要严格规范涉企行为。各地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障碍的要求,积极改进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涉企收费、涉企处罚,严格实行涉企收费下限制、检查报批制、处罚报备制,为企业提供宽松的环境。
谢思芳强调,要坚持项目优先,切实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思想,把项目工作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全力以赴围绕项目做文章,切实做到工作围绕项目展开,措施围绕项目制定,服务围绕项目落实,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力促企业尽快落户;要加强协调督办,力促项目加快进展。谢思芳要求,要坚持行政问责,切实提高执行力。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明确部门职责;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畅通投诉渠道,提高问责效果。
谢思芳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工作责任。要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加大对违害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措施,改革和完善行风考评体系。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真抓实干,积极营造“负担最轻、秩序最好、办事最快、信誉最高、纳税人最满意”的发展环境,让应城真正成为纳税人的乐园、投资者的热土,为加快应城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朱高文在报告中首先传达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5月9日至13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宜昌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和省长李鸿忠在讲话中强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基石。面对前面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和占全省70%的县市区群众的殷切期待,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忧危思进,加倍努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强化措施,抢抓机遇,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会议组织参观了宜昌市夷陵区和枝江市的部分企业,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表彰了宜都等20个2007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和孝南区等5个进位先进县市区(我市被评为2007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听取了夷陵等5个县市区和省财政厅等2个单位的交流发言。在传达了会议精神后,朱高文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领会精神,把握实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好发展县域经济的目标、思路和措施,将规划变成行动,走出一条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朱高文强调,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发展的生命线。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加快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我们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下狠心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优良环境“小气候”,创造优良环境新优势。朱高文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到环境不优是当前发展的最大障碍;深刻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从环境抓起。朱高文指出,近年来,虽然我市在发展工业经济、加快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效果不很明显。他强调,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全市上下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应城形象、个个关系应城发展”的意识,满腔热忱地投身到创新发展环境中去,谋创新发展环境之良策,举创新发展环境之全力,求创新发展环境之实效,让全市的发展环境更优化、更宽松、更和谐,推动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朱高文强调,要强化措施,切实抓好优化经济环境的各项重点工作。他指出,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认真解决影响发展环境的实际问题。朱高文要求,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各地各单位从现在开始,要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照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暂行规定》》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查找有无阻碍经济发展的条规、有无在执法和服务方面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要结合开展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和“情系民生、勤政廉政”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六查六看”(即查政务值守,看是否存在无人值班、顶岗值班和反应迟缓、应急不灵的问题;查落实情况,看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的问题;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自由涣散、纪律松驰和有事不请假、无故不参会的问题;查工作效能,看是否存在办事拖拉、上推下卸和上班炒股、玩游戏、抹牌赌博的问题;查大局观念,看是否存在部门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和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优的问题;查廉洁自律,看是否存在违纪违规、执法不公和吃拿卡要、贪赃枉法的问题)和“五讲五比”(即讲激情、比创新;讲执行、比效能;讲实干、比奉献;讲服务、比质量;讲公正、比形象)。通过大讨论查摆工作中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全面增强执行力意识、文明执法意识和廉洁行政意识。各单位要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的原因,严格规范相关的制度,并及时报告查纠情况。
朱高文强调,要扎实开展“千百十一”环境评估活动。要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现状的评估和监测,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及时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市纠风办要着力抓好“千百十一”环境评估活动。一是组织千人问卷调查。二是组织百家企业访谈。三是设立十个发展环境监测点。四是开展一次民主评议部门活动。五是每季度召开一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座谈会。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检查。在会上,朱高文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和重申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八不准”规定:1、不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2、不准擅自对企业乱检查、乱培训、乱评比;3、不准增加行政许可实施的条件和程序;4、不准利用审批、检查和收费之机吃、拿、卡、要;5、不准只罚不纠或以罚代管;6、不准强迫代理和指定供应商;7、不准违反规定擅自查封、扣押企业帐目、责令企业停产停业、强拉企业生产器械和产品等;8、不准打击报复举报投拆企业。朱高文指出,这“八不准”,是向“三乱”等顽症开刀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所在,必须严格执行,认真落实;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朱高文强调,要着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各部门要牢固确立“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公务员都是服务员”的观念,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积极主动地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深入推进阳光政务,拓展政务公开领域,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健全政务公开监督体系。要大力开展企业周边和项目建设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朱高文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深入推进平安应城建设,举全市之力,积极争创“全国首批平安县市”,奋力夺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四连冠。要加大“四霸六强”打击力度,特别是对破坏企业周边环境的犯罪活动,坚决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要切实加强对投资项目建设工地的环境整治,推行重大投资项目、大型骨干企业实行治安挂牌保护制度。要按市场化的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积极作用。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相结合的市场监督体系,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通过建立公开竞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树立开明、开放、开发的应城形象。朱高文要求,要高位推进,切实加强优化经济环境的组织领导。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应城网、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并对那些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公开曝光。要通过大宣传、大讨论,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努力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优化发展环境的良好局面。
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翁晔宣读了《应城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席国爱宣读了《关于支持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发放<政企联系服务卡>的通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长熊建平宣读了《应城市规模以上企业“点训”市直机关干部工作方案》以及到企业挂职干部名单。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行应城市支行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了表态性发言。
两名挂职干部代表分别汇报了挂职体会。
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59个规模以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