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融武圈”工作势头强劲 |
应城网 2008-7-17 |
|
|
|
|
|
今年上半年我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纪实
应城网讯: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融入工作全局,按照武汉城市圈“试验区”的改革方略,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目标,坚持融入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大开放为先导,加大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力度,全面推进与武汉市融入和对接,在招商引进、农副产品销售、人力资源培训、旅游对接、科技合作和与武汉交流上取得新进展。
全力抓招商引进,积极承接武汉市产业转移。市直相关部门和城中、长江埠、东马坊等办事处及汤池镇、开发区等地方,加大对武汉的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承接武汉市化工产业迁入。城中办事处引进的千里马药业有限公司,该项目投资1500万元,落户民营经济园,于4月初签订投资协议书;鸿祥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年储存量10万吨,销售量20万吨的成品油仓储和年产10万吨二甲醚生产装置,产品辐射武汉周边城市;宇洋公司引进的武汉大学高科技化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签订投资协议书,一期工程已封顶。长江埠办事处引进武汉市彩龙化工厂整体搬迁至赛孚新区,引进武汉旺德福化工公司、武汉强丰英科公司落户赛孚新区,分别累计投资3000万元、1400万元和 4000万元,德福公司、强丰英科公司分别于5月、6月动工建设。东马坊办事处引进的湖北利源硅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项目于5月开工建设。市开发区引进武汉尼斯顿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工业园投资5500万元,生产钢结构、灯管等产品,项目于3月20日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50万元;湖北阿康复合肥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于6月份动工建设;已签约湖北弘锦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额6000万元,预计今年完成投资;武汉燕山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投资额5000万元,预计今年完成投资。1-6月,全市引进武汉投资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83650万元,已到位资金42000万元。
加大开拓武汉市场力度,扩大农副产品销量。我市企业不断加大名优特农副产品在武汉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武汉市场,提高应城农副产品在武汉的市场份额。豪丰公司利用现有的8个绿色品牌,积极开拓市场,进入武汉华联、沃尔玛、大福源、徐东平价、群光等7家大型超市20余家连锁店,月销量大米400吨;瑞丰公司的“白玉”面条进入丽红、中百便民、中百仓储超市各连锁店,月销量850吨;汤池甲鱼与武汉中百仓储、麦德隆、家乐福等超市联手合作,进入武汉17个卖场,并签订长期配送合同;湖北大观园公司在武汉中百仓储、武商超市、中商超市等4 家大中型超市58家连锁店设有“金陵酱菜”专卖店,月供给量3吨左右,元至6月销售收入近590万元。城中办事处组织地产品进入武汉各大农副产品市场和大型超市,销售蔬菜3000吨、禽蛋600吨、瓜果1000吨。1-6月,全市输出武汉农副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
继续抓好人力资源培训,为武汉输出市场需要的劳动力。市教育部门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与武汉中职艺术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开设幼儿师范专业,在市中职和城北初中共招生120人;与华中科技大学航天分院开展“1+2”模式联合办学,在市职中开办数控等3个专业,招生360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市农业部门继续抓好“阳光工程”培训,市农广校、市技工学校、市便民家政服务中心等培训机构,瞄准武汉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进行市场营销、电子电工、缝纫全能、医院护理、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1-6月,已培训劳动力2941人,向武汉输出劳动力5416人。
着力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旅游观光花园。为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市委、市政府聘请北大规划专家,编制《汤池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应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完成初稿,将促进应城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3月中旬,市林业部门投资1100万元,建设汤池旅游公路景观绿化带,全长19.8公里,作为汤池温泉旅游配套工程,工程基本完工。5月,市旅游局积极参加全国旅游交易会、华中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市委书记谢思芳十分重视,亲自率队参加。在促销会上,汤池温泉、金港酒店等旅游企业共发放旅游宣传品1万份,我市与浙江方远集团代表签订了开发渔子河水库的意向协议。2月,市旅游局邀请武汉百步亭等具有实力的企业老总,对汤池温泉高档别墅休闲度假区二期工程、渔子河水上旅游开发等项目进行实地勘踏,并与他们签订投资意向性协议。1-6月,来应城旅游总人数399771人,其中武汉游客209471人,旅游总收入5754万元,其中武汉游客收入3023万元。
强化与武汉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应城转化应用。市科技部门和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强与武汉的科技合作,与武汉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在应城的转化应用。一是开展合作。富邦公司矿石浮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武汉工程学院等3所大学开展技术合作。湖北赛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委托技术开发合同,研究开发系列有机氟的合成和生产工艺项目。组织华兴养猪场与华中农学院开展生猪养殖科技合作。二是共同研发。东诚公司与湖北大学开展技术合作,重点研究四氯硅尾气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北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合同,主要围绕新型有机硅单体为主题,尤其是具有新型功能、技术含量高、在国内外尚处于未成熟的有机硅产品进行开发。湖北志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委托技术开发合同,研究旋光性α-苯基丙酸项目。三是参加活动。组织富邦、德邦、恒天等中小科技型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博会“2008湖北创业风险投资论坛与投资洽谈会”,富邦公司被 列入这次大会的A类重点企业,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1-6月,我市与武汉市开展科技合作12项,项目投资额29300万元,已到位资金18300万元。
加强与武汉的交流,深化与武汉的合作关系。市委、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办事处,加强与武汉市各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的合作关系。6日12日,武汉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席丹一行到应城考察。市长朱高文与席丹就应城承接武汉化工企业进行座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翁晔,副市长李晚霞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2月28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翁晔,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席国爱,到武汉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经协办),洽谈引进武汉市外迁化工企业有关事项。1月23日,市招商局成功组织湖北应城(武汉)项目推介暨招商引资恳谈会,到会的客商60余人,其中武汉客商40余人。会上签订意向性投资协议5个,总投资额2.5亿元。3月份,长江埠办事处在武汉市开展招商周活动,办事处负责人拜访武汉市硚口区经贸委外迁办负责人,邀请在武汉投资的长江籍老板等“四有”人员,并举办招商代理联谊会,推介长江埠,引进意向项目5个,目前正在跟踪洽谈。1-6月,我市与武汉开展各类交流活动99次。
强化专班工作力量,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办公室加强工作力量,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很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
一是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信息宣传。开展应城市2008年已签约武汉项目(企业)、应城市2008年正在洽谈引进武汉项目(企业)、武汉在应投资企业、应城在武汉投资商情况调查,并将情况装订成表。开展2008年一季度、二季度全市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调查,市直部门融入工作进展情况调查,2008年五个工作专班和有关办事处、镇融入工作重点、目标情况调查,以文件印发《应城市2007年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和2008年融入工作安排》,编发《我市招商引进工作亟待跟上》、《全市2008年一季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发挥职能作用 积极推进融入工作》等7期简报,并在应城网上刊发,扩大了融入工作的影响,促进了融入工作。
二是积极做好上下联系、组织协调。加强与孝感市融入办的联系,及时上报我市融入工作安排、工作动态、工作情况,《应城市积极做好招商引进工作》、《全省乡镇最大的商业文化街在长江埠奠基》、《应城市拟建污水处理厂》、《应城市积极承接化工产业转移》等4篇信息刊发在孝感市《融入动态》上。在《商报》上刊发《膏都盐海—应城》,介绍应城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情况。为了加强融入工作联系和协调,办公室以文件明确了市直成员单位和有关办事处、镇负责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的领导和联络员。在承接武汉产业转移中,积极与武汉有关方面保持联系,争取引进更多企业落户应城。2月28日,市融入办主任翁晔带领融入办同志到武汉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经协办),洽谈引进武汉市外迁化工企业有关事项,并达成三点共识。4月15日,市融入办主任翁晔、副主任汪又红等到武汉市硚口区经贸委就引进外迁企业落户应城进行商谈,进一步取得共识。6月11日,市融入办同市招商局到武汉市硚口区与武汉市温州印刷商会的两个老板见面,就到应城投资进行商谈。 (市融入办)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