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应城网 2008-9-26 |
|
|
|
|
|
——记市行政服务中心的三次跨越
应城网讯;“以前,到部门去办证是门难进、口难开、话难听、事难办,现在以人为本一站式服务让我省时省心。正如行政服务中心墙上写的‘服务老百姓、方便纳税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心。”这是前不久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计生窗口办事的田其高在感谢信的一段话。“现在办件速度明显快了,行政服务中心是能办事、办成事的中心了。”今年6月份以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审批手续的群众也是这样议论。自从我市43个单位实行流程管理电子监察后,过去戏称中心是“收发室”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近四年来,我市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成功实现了“集中办公—流程管理电子政务—电子监察”三次跨越。
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11月,市委、市政府将有审批事项的各部门集中在一处,群众和企业办事只需跑到中心,而无需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这个平台的建立,确实方便了群众,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时由于不少单位通过审批管理项目和获取部门或个人利益的意识仍很强烈:一些审批项目不肯进中心,有的即使进了中心,也只是窗口接件后,再拿到后方去办理;窗口的工作人员不固定,有的单位认为这是个不重要的岗位,把一些不好管理或无关紧要的人派驻窗口,有的甚至将临时工、工勤人员派过来,他们身份无法承担行政后果同时业务能力很难让群众和客商满意。本来成立行政服务中心的初衷是为群众实行“一站式”服务,但部门设在中心的窗口将材料收下后,还要拿到后方有审批权的科股室、分管负责人那里去审核,他们签字后再拿回窗口。如此一来,中心“一站式”变成了“多一站”,办事还要“两头跑”。面对群众和部门的抱怨,市行政服务中心想了不少办法,也有一些改观,但仍感到仅靠严格管理监督不能解决“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要实现服务职能的根本提升、投资环境的根本改变,只有从行政审批体制上着手。
面对群众的呼声、上级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3月份及时召开了《推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电子政务》的动员会议。会后,成立了流程管理专班,同时各局也成立由“一把手”负责的工作专班,对全市范围内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服务和行政备案四大类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该中心果断对保留的项目实行流程再造,进一步减少了办事环节,压缩了办事时间,细化了责任主体,规范了审批服务行为。全市纳入流程管理的单位共43个(包括四个中心),项目共计548项,其中审批事项73项、许可事项309项、备案事项29项、服务事项137项,所有项目办事环节和承诺时限均低于孝感市直,无超标准收费的项目。所有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项目中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的项目51个;压缩办事时间的项目共395项;减少办事环节的项目有318项;共减少办事环节485个,取消不必要的申报资料206件。通过实施流程管理,548项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比原来缩短时间共2987天,比孝感缩短时间共107天,比法定工作时间缩短5025天。43家单位逐步实现了网上审批。
从今年5月开始,我市全面实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电子监察,就是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对纳入管理的行政事项实行全面电子监察。
——通过在电子监察系统上使用短信发布预警纠错信息和移动飞信平台向各环节人员发布电子监察手机短信,多渠道、多方式及时向各单位发布监察指令,努力实现行政审批行为零违规,保证了审批行为规范高效。
——市纪委、监察局、政府法制办、物价局、财政局和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组成行政审批流程管理电子政务检查专班,每月到43个市直单位进行绩效评估和百分考核。主要通过直接上网看网上审批的记录,重点检查网上审批运行情况、窗口建设情况和服务群众办事情况,对超时审批、不按照流程规定乱设许可、“双轨运行”、违规收费和不廉洁等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对检查结果进行排名,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向各单位进行通报,并形成文字材料报市委、市政府。
——加强窗口队伍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有关规定,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对不符合行政事项身份要求的窗口工作人员一律进行更换,将业务精通、政治素质强的一批干部充实到窗口中来。进中心设窗口的各单位也最大限度地将审批权下放到窗口,通过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市房产交易所所长邱野说:“现在找我办理房产证的人比原来少了很多。即使找我,我也没有办法给予照顾了。”行政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仕军说,流程再造则是从机制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电子政务网上审批改变了传统的行政审批模式,电子监察保证行政审批在规范运转。
(宋 琛)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