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优粮工程项目管理现场会在应召开 |
应城网 2008-9-26 |
|
|
|
|
|
应城网9月24日讯(记者冯辉):22至25日,全省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管理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应城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余胜伟、国家农业部、省、孝感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应城市市长朱高文出席会议,并代表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辞。在介绍完应城的基本情况后,朱高文指出,对于此次会议的召开,应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也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并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将我市优粮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再迈新台阶。 省农业厅副厅长余胜伟在会上强调指出,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他指出,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是保持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主产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我省粮食地位和提高我省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余胜伟要求,要肯定成绩,力争把优粮工程项目建成利国惠民工程。实施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提高了优良品种的繁育能力;实施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项目,提高了优质新品种示范推广与应用能力;实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项目,提高了农作物种子检测检验能力;实施水稻和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提高了农业技术合成能力;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提高了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实施标准粮田项目,提高了耕地地力和产出能力;实施现代农机装备与推进项目,提高了农田机械作业能力。 余胜伟强调指出,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实施优粮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信心。要抓选配行家里手,建立管理专班;抓防微杜渐,实行管理“关口”前移;抓资金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要抓规范项目运作,确保工程质量。余胜伟指出,要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实施优粮工程的责任感。要锐意进取,着力打造优粮工程建设的新“亮点”。要提高认识,加强优粮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前期工作要到位,提高项目竞争力;增强计划观念要到位,确保完成批复建设内容;增强质量意识要到位,把好工程质量关;加强财务管理要到位,保障项目资金规范操作;增强时间效益意识要到位,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建后管护要到位,发挥项目建设效益;创新投资和运行机制要到位,拓宽投资来源渠道;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要到位,切实减轻项目负担;项目宣传和政策研究要到位,争取更多国家投入。余胜伟强调,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抓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力度、持续增强优粮工程建设力度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严格要求,再接再厉,使我省优粮工程项目建设更上一层楼,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应城、钟祥、仙桃、枣阳四地农业部门负责人就项目建设中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了典型发言。会议期间,与会全体人员先后到田店镇项目核心区、陈王村晒场和城北种子仓库基地等处现场观摩了常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并认真听取了农业部专家的授课、答疑。 据记者了解,我市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是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实施的2004年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67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70万元。项目建常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主要建设内容有田间工程、土建工程和仪器设备等。根据农业部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我市按照“大农业”的开发理念,把良繁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统筹安排,项目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田间工程项目在田店镇的14个村建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工程共硬化渠道6402米;新(扩)建塘堰30口,共完成土方141581立方米,增加蓄水总面积526亩,总蓄水量76万方,改造机耕路14条共12402米;新建机耕桥8处;新建分水口30处;新建泵房2处,更新排灌设备10处18台套;安装涵管490米;新建渡槽3处、机耕涵85处、闸7处、管1005节;建水泥晒场11处5008平方米。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