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店镇大力发展高新农业经济纪实 |
应城网 2008-12-5 |
|
|
|
|
|
壮骨强筋造乐园
——应城市田店镇大力发展高新农业经济纪实
特约记者 晓晨 通讯员陶茂报道
初冬时节,笔者一行走进应城市北部最边缘的田店镇。
走在田店镇大街小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建设景象: 海星水泥包装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扩建蓄势待发、鸭子港生态养殖园续建开发如火如荼、3000余人的农村生活饮水试点项目工程选址、堪测工作等紧急启动、整村推进沼气池工程建设平稳实施、富水河大桥建设展现出一张壮美画缎……
今年以来,田店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创建塑镇的战略思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抒写了一曲壮骨强筋造乐园的辉煌篇章。
以农业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招商项目新跨越
今年元至10月份,田店镇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2356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7万元;农业总产值23994万元,累计完成财政收入415万元 (其中财政征收108万元,市级财政补助收入307万元) ;农民人平纯收入4562元。
抓特色促进引资。今年初,田店镇在认真总结过去在项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争项目、跑项目、抢项目、促发展”的观念,积极主动地抓好项目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办公室,健全了项目跟踪负责制,对每个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直到项目落地生花。元至10月份,该镇镇委、镇政府一班人在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积极做好项目的引进和储备。全镇目前已有1个项目进行了二期工程扩建,1个新项目建成。
海星包装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扩建。海星水泥包装公司是2006年下半年引进一个规模企业,主要以生产水泥、稻谷编织袋为主。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新建厂房2000㎡,改建厂房1000㎡,有生产设备65台套,于2007年3月下旬正式投入生产。二期工程于2007年7月开工 ,至今年5月全部建成。又新开发厂房1000㎡,购设施60台套,增加投资600万元。现在公司年生产能力6000万条编织袋,年产值3000万元,年实现利润45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450人。公司拟计划开发三期工程,再投资300万元,将于明年元月份动工。
鸭子港生态养殖园续建开发项目是田店镇2007年引进应城市华兴机床有限公司老板艾华,租赁鸭子港500亩水面及周边土地300亩,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生态立体养殖基地,工程于去年9月动工,计划分三期进行,2007年投资500万元,2008年投资1700万元,2009年投资800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防疫围墙、900平方米办公楼及48栋猪舍建设和部分设备购置。截至10月底,全部工程已投入资金1900万元,养殖园全部建成后,将年出栏3万头猪、10万只鸡、10万只鸭、50万斤鱼的规模农业企业,年总产值达4380万元,年利税可近2000万元。
以典型示范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新进程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头戏,田店镇结合镇村实际,确立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试点作示范,以集镇带乡村的总体思路。
积极抓好肖黄村新农村建设。肖黄村是应城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针对肖黄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该镇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的作用,主要依靠农民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引导不误导,领办不包办,采取“三个一”投入模式,即:项目支持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投资导向,重点在通村、通组、通户道路建设,改水改厕、沼气池、水泥禾场等方面加强项目工作,积极争取资金。(1)以国家配套资金为主,村集体筹资为辅,修建2800米通村水泥公路;以村集体资金为主修通3200米长的通组路和92条进户路,使农民出行晴天不染灰,雨天不踩泥。(2)以国家沼气项目资金为主,农户自筹资金为辅,全村修建220口沼气池,使全村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洁、方便的能源,有效改善了肖黄村牲畜粪便乱堆的状况。(3)在国家项目资金扶持下,有线电视线接通全村,全村有190多户安装有线电视,收看了有线电视节目,入户率达80%以上。(4)在镇、村两级引导下,农民自筹资金自发建水泥禾场,全村建水泥禾场热情高涨,截至10月底全村建大小禾场68处,面积达到8900㎡,预计今年年底,全村水泥禾场建设将达90处以上,面积达到12000㎡。水泥禾场建设不仅改善了全村农业生产设施,而且美化、亮化村容村貌。
积极争取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田店镇计划在中心集镇及河西4个村先行开展试点。河西4个村计划投资300万元,解决1000余户、3000余人的生活饮水问题,目前立项申报工作已完成,选址、堪测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今年11月份动工,计划明年5月份建成。
积极开展沼气池建设,建成沼气第一镇。在应城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田店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倾斜,群众参与”办法,两年来先后在肖黄、陈王等6个村建设沼气池800多口,今年该镇继续建设沼气池1200口,覆盖全镇22个村,总投资300万元。。
积极推进富水河大桥建设项目工程。富水河大桥是2007年8月份列入省交通厅建桥项目工程。大桥设计标准为:主桥185米长,桥面宽7米,引桥240米长。主体大桥计划投资3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40万元,相关部门筹资30万元,个体老板李福忠捐助60万元。引桥及附属工程计划投资110万元,镇政府正多方筹措资金。大桥已于今年2月份正式开工,截至10月底,大桥的10对桥墩已完工9对,大桥预制面板已全部建成,计划主桥12月底可完工,目前引桥土方工程已完工70%,预计大桥将于2009年4月建成通车。
强化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提升集镇周边的绿化效果和集镇对外品位。田店镇既是应城市的口子镇,又是孝感的西大门,随应公路贯穿全境,新大街是全镇的口面。该镇一是狠抓环境整治。坚持从道路、花坛、下水道入手,发动群众全面治理三堆,清理三乱,全镇共清理治理三堆560处,拆除违章建筑43处,清理垃圾700多车,与集镇居民签订环保责任书290份。他们进行了环境卫生责任制,实行5个领导各包一条街,要求全镇10名保洁员每天要对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各单位每周至少对本单位门前的卫生清扫一次。同时,加大对集镇主街道内乱摆摊点、乱倒垃圾、乱泼脏水、乱搭乱建的清理力度,镇城建站明确专人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集镇环境卫生进行检查。二是加强集镇环境建设,今年该镇投资50万元,对新大街2400米长、10000平方米的路肩面进行全面硬化,衬砌U型下水道2条,2400米集镇下水道进行了硬化,对花坛进行维修和绿化,全长2000米,植塔柏1000株。
以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航向
严格落实惠农政策,扶持农民增收。今年田店镇把落实农民负担政策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扎扎实实将政策落实到实处。
组织全体镇村干部深入农户,让党在农村的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他们走村串户认真核实2008年的计税面积和作物面积的基础上,实行了统一填写,统一按要求发放《农民监督卡》、明白纸、农村政策宣传资料,数据和资料入户率、准确率达100%。同时,切实做好筹资筹劳的申报和使用工作。对村范围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他们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做到有事则议,无事不议,专款专用,全镇22个村共审批筹资27.2万元,人平14.14元。坚决杜绝乱集资乱摊派行为。他们由纪委牵头组织了22个落实农村政策专班,严厉查办农村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
合理流转土地,鼓励劳务输出,促农民增收。田店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必须将现有的劳动力向其它行业转移。为了让更多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该镇成立了土地流转专班,宣传流转政策,鼓励土地出租和有偿流转,对流转土地承包大户,实行政策倾斜。今年元至10份,这个镇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300亩以上的达2户,100-300亩地的3户,80亩以上种植13户,全镇共流转土地1200多亩。今年秋播中,该镇对一些零散的冬白田,集中交给大户代耕代种,每亩地补贴一包化肥,全镇采用这种形式,集中耕种冬白田4000余亩,实现秋播率95%,全镇打工人数比2007年增加300多人,实现了打工和务农“双赢”。
2009年,田店镇这一弹丸小镇,将秉承“强农兴工、合力推进”的发展思路,力争引进3家企业投资过百万元的企业,其中投资过500万元的2家,投资过100万元的2家。明年该镇还将利用富水河大桥建成,交通便捷这一契机,充分对外进行招商,引进一家规模企业对长李后山石英砂进行开发,引进一家规模农业企业,围绕长李西山1000亩荒地建设50万只土鸡养殖项目,是引进外地老板对思棚茶场进行改造升级。
美好愿景心头系,发展思路从头起。新的一年,田店镇委、镇政府一班人将带领全体田店民众,壮骨强筋造乐园。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