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林先生与应城一中的十年慈善情 |
应城网 2009-2-20 |
|
|
|
|
|
九州共浴阳光
——记刘宝林先生与应城一中的十年慈善情
十年前,应城一中有一群来自农村的品学兼优的高中生,面对学费、生活费神情沮丧。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父母卧病在床,丧失劳动力;有的家庭支离破碎……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困难,因家境贫寒而无力继续学业。失去家庭的经济支持,他们如无羽的孤雁在一中校门前徘徊。这时,细心的校长含笑走向他们:“遇到困难了吗?”“是的,校长,家里没钱,我们……”“别担心,学校决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而耽误一个学生的一生,应城一中决不让任何一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辍学!”。
于是,1999年的秋天全校师生齐集学校大操场,在鲜红的国旗下举行盛大的募捐仪式。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学校首次募捐便募得2万元,以此为基金成立了“应城一中品学兼优特困生基金”。应城一中成为湖北省第一个成立“特困生基金”的县级高中。为扩大资助范围,应城一中不断寻找新的特困生资助源头,《湖北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分别报道了应城一中这一创举。
消息传到九州通医药公司,工作十分繁忙的公司董事长刘宝林先生当即与应城一中联系,决定每年捐赠8万元资助应城一中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刘宝林先生说:“多快乐、多和谐是我们的社会责任,送健康、送阳光是我们的企业精神。”随着这一笔持续、高额资金的注入,应城一中的特困生除全免学费外,还将每月的生活费资助提升到了180元。刘宝林先生的善举如缕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这些出身贫寒学子的心,为应城一中的特困生撑起了一片融融的蓝天……
2001年寒假,应城一中举办了“特困生冬令营”活动,组织了38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参观了九州通医药公司。和蔼、朴实的刘宝林先生亲切地会见了同学们,勉励他们说:“贫困是暂时的,世界上的事并不难,只要你认真地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同学们非常感动,更感受到来自刘宝林先生慈父般的关爱和殷切期望。特困生王英同学和身残志坚的郑志高同学表决不辜负刘先生及社会各界的厚爱,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2003年,应城一中实施了整体搬迁。刘宝林先生在得知家乡教育这一盛事时,豪情满怀地表示:“一中发展急需资助,更多的优秀学生更需资助,我捐款二十万为家乡教育尽绵薄之力。”为感谢刘宝林先生多年来的慈善资助,应城一中特将学校艺术楼命名为“宝林艺术楼”。如今,宝林艺术楼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一批批品学兼优的贫寒学生从这里起航,走向九州,走向四面八方。
“将品学兼优的特困生集中起来办班,免收全部费用,资助其基本生活费用,让他们拥有阳光,快乐成长”。2007年,应城一中得到湖北省慈善总会大力支持,率先在湖北省县级市组建“阳光慈善班”。刘宝林先生为了让阳光班的学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再一次慷慨解囊,捐赠三十万元,组建“湖北省九州通慈善阳光班”。
十年来,应城一中共有2600多名特困生受惠于刘宝林先生的无私援助,使他们了却后忧,鼓足劲头,潜心学业,纷纷考入理想的大学,并逐渐成长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十年来,刘宝林先生心系家乡教育,先后捐资130万元全力资助寒门学子,为他们播洒阳光,播洒关爱,细雨无声地滋润着特困学生。如今,他们正沐浴着阳光,翼展大宇,神采飞扬地翱翔在九州上!(丁新华)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