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滩镇:三融三建”造新镇 |
应城网 2009-4-15 |
|
|
|
|
|
应城电视台“交流”栏目走进黄滩镇
——“三融三建”造新镇
应城网讯(通讯员谢丽萍): “在交流中求得理解与支持,在交流中反映社情疏导民意。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交流节目。今天,我们乡镇访谈录特别节目来到了历史悠久的黄滩镇。说起黄滩镇,大家一般会想到文峰塔、黄滩酱油、黄滩粉笔。现在,人们的关注焦点也聚集在了黄滩。武荆高速建设、新城区规划向南拓展等等,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开发的热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滩。”这是应城电视台【交流】栏目开办以来第一次走进乡镇的拍摄现场画面。在4月10日的本次采访中,黄滩镇党委书记、镇长胡国星作为特邀嘉宾接受了专访。在此次专访中,胡书记就黄滩镇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思路、农业方面、关注民生等情况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大约在六百年前,黄滩曾是应城的商业中心,并在后来形成了著名的“栎林新市”,栎林新市曾经是应城“八景”之一。地点就在黄滩的北端,也叫“栎林头”。栎林新市起源于明朝初期。由于这里背靠大富水,河道在此有个回流处,形成了一个自然避风港,一遇到风浪,商船就在这里停泊,精明的黄滩人利用这一优势,在这里开酒楼、设商埠,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集市。有一首诗这样写到“春风吹酒旗,人烟二三里,昔一桑麻村,今为渔盐市”大家可以想象出当初的繁华景象。
武荆高速公路主线及连接线途径我镇11个村,去年,黄滩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征地1000多亩,拆除房屋144间,化解各类矛盾300多起,较好地完成了市属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任务,连接线可望年底竣工通车。通车后,黄滩镇半小时就可以到达武汉,40分钟可到达天河机场,大大缩短了黄滩镇与武汉的时空距离,为促进黄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城区南移,两型社会试验示范区建设,南区工业园区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黄滩的交通区位优势,黄滩镇委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定位,提出了“抓三融建三建”的发展思路和实现“三个转变”的奋斗目标,来指导和引领当前和今后黄滩社会和经济发展。
农业是全镇的发展基础。在农业发展上,黄滩镇正在积极的探索农村土地集约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转让、资源整合等形式和途径,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目前,黄滩镇主要是重点抓好四大板块基地建设:万亩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基地;万亩名特优水产基地;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和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基层党委、政府更是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更要恪尽职守带着感情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农村繁荣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年,黄滩镇重点以“三进” “三访”活动为契机,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解决了特困户人群的生活救助问题,在服务市属重点工程中,妥善化解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开展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弱势群体帮扶等活动,切实保障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全面维护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权利问题,确保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