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支柱--建市十年来应城市发展特色工业记略 |
孝感新闻网 2003-9-26 |
|
|
|
|
|
建市十年来,应城市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唱发展戏,初步形成了盐业化工、石膏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饲料、轻纺塑料五大支柱产业,打造出骨干支撑、竞争力强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到2002年,应城市各个层次的工业企业发展到25000多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年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位居全省工业经济“十强”县市行列。特色工业如一根擎天支柱为应城经济发展撑起一方万里晴空。
10年来,应城市以集团化经营为突破口,壮大支柱产业。按照一个行业建成一个集团或依托一个集团的思路,从调整优化布局着手,大力推进企业资产管理重组,集中力量扶大壮大,培植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全市先后组建中房、神风、玉兰膏业、裕隆粮油、赛孚科技等一批具有较强牵动力的集团公司。在壮大本体的同时,带动了困难企业发展。神风公司通过运作产权、股权和债权,成为拥有6家直属企业、1家合资企业和集团公司,通过产品扩散、发展协作配套,带动了市机床厂、钢窗厂等15家困难企业,企业总资产近2亿元,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摩托车整车和全国最大的摩托车配件生产企业。
10年来,应城市以集约开发为主线,振兴资源工业。石膏、岩盐是应城的优势资源,储藏丰富,开采能力强。应城围绕这一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膏盐资源的深加工和产业配套,努力壮大膏盐产业规模。到2002年,全市石膏业企业达到38家,石膏开采能力近100万吨,膏粉加工50万吨,形成了以石膏开采为基础、膏粉加工、石膏建材、石膏工艺等系列开发的石膏工业格局。到2002年,全市原盐生产能力已达200万吨,盐化工业产值达到10多亿元。
10年来,应城市以规模扩张为目标,燎原知名品牌。应城先后有“玉兰牌”膏粉、“牡丹牌”精制盐、“白玉牌”面条等130多个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形成了特色品牌群体。应城市充分发挥名品效应,实行投入倾斜,扩大品牌规模,使名牌产品由星星之火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经济发展。“三结豆皮”是应城的特色农产品,因作坊式生产,商品化程度低,近年来,有关部门注册了商标,建立了机械生产线,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打响了三结豆皮品牌,产品已打入东北、武汉等地超市,现已发展到10个豆皮加工专业村,年加工销售量500万公斤以上,成为具有应城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如今,在孝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应城特色工业的发展如沐春风,应城特色工业这根经济发展的擎天支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浩荡春风里一定会更加粗壮、更加坚实!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