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滩镇刘垸村党员刘一平树文明新风 |
应城网 2009-6-4 |
|
|
|
|
|
应城网6月1日讯(通讯员 方炳祥): 黄滩镇刘垸村共产党员刘一平同志长年从事粉笔生产和销售业务,个人致富的同时,能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展粉笔生产。他勤俭持家,和蔼可亲,惠及乡邻,乐于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被黄滩镇党委评为“文明新风户”。
刘一平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头脑灵活,在村里最早开始生产和销售粉笔。他认真钻研粉笔生产技术,走南闯北销售粉笔,不断拓宽粉笔销售市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同各地几家大公司签到了常年销售的合同。此时,他感到事业的远景非常可观。然而,他想到自己一个人的发展算不了什么,只有大家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他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带动大家致富。于是他就找到村里最困难的农户,帮助他们生产加工粉笔。开始,有许多人不明白他的做法,甚至还有人误会他是否别有用心。但是,他用具体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赖。他自己掏钱给困难户买回了生产设备,运回来原材料,然后手把手地教给他们生产技术,日日夜夜与他们奋战在一起。就这样,大家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这些农户也富了起来,他也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在当今社会,富人像拔节的高粱,一茬茬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他们显赫的身影。然而,在乡邻的眼里,刘一平从不炫耀自己。他依然过着节俭的生活,依然是一幅淳朴的农民形象,大家都非常愿意接近他。无论哪家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帮忙,而他也非常乐意帮助村民。所以,在村民的心里,他就像一道顶天的脊梁。
他,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腰包鼓了;他,尽其所能地帮助乡邻,良心尽了。然而,这样便不能满足他作为一个淳朴的农民、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他,必定要为家乡的公共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刘垸村紧靠大富水河,每年汛期都要发大水,在防汛的队伍中总有他的身影,他顶黑冒雨搬沙袋、扛石头;他自己掏腰包给防汛的村民们买盒饭、买饮料和水果;他给受灾的村民及时送去粮食衣物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精干的身影;哪里有他精干的身影,哪里就有欢声笑语。他给多少村民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哟!在刘垸村修建村级公路的集资活动中,又是他毫不犹豫的出资近万元支持村级公路的建设。个人的利益他早已不计较,他的心里已经完全囊括了自己可亲可爱的乡邻。
对于他,事业的空间是巨大的,爱的空间也是无限的。他是一位儒商,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在粉笔生产和销售的空余时间里,写下了大量歌颂家乡的诗歌和散文,发表在各级报刊媒体,提高了家乡的知名度。同时,他也不忽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多次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今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他向灾区学校捐款800多元,并组织村民向灾区捐款捐物。
刘一平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大军里,他普通而渺小,可他有着一颗不普通的心,有着一颗高贵的灵魂。他是一道脊梁,支撑起刘垸村的致富天空;他是一股春风,用文明、友爱和博大的胸襟温暖着村民。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