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发展进程 |
应城网 2009-7-3 |
|
|
|
|
|
由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转变
应城网7月1日讯(记者郑毅):应城市水产全面推进现代渔业进程,促进了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元至六月,全市放养水面达16.7万亩,投放鱼种1.05万吨,同比增500吨,实现水产品产量3.5万吨,占全年计划的47%,同比增1000吨,全市渔业生产亮点纷呈。
结构调整有新优化。应城按照南部湖区乡镇重点发展蟹虾混养、蟹鳜套养、虾稻轮作养殖,西部乡镇重点发展甲鱼生态养殖,北部和东部乡镇重点发展名特优主体精养,中心城区及沿汉宜线、八汤线、烟应公路重点发展垂钓、休闲、观光渔业的区域布局,突出抓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河蟹、甲鱼、小龙虾、鳜鱼、水蛭五大特色水产品板块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6万亩,发展了单养、蟹鳜、蟹虾、蟹鱼混养和池塘精养、湖泊生态养殖等多种模式。甲鱼养殖面积达1万亩,在稳定发展“温育敞养”的同时,积极推广鱼甲混养仿生态养殖。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1万亩。鳜鱼套养面积达5万亩。
科技服务有新举措。该市水产局全力推进“三进”农户活动,举办培训班6期,参训4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余份,赠送渔肥、渔药价值1.2万元;走访座谈12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下乡,现场捐赠了8万余元的渔药、渔肥等渔需物资。还组建了3个水产科技下乡服务小分队,常年奔赴各乡镇和渔业基地开展服务,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抓好小龙虾野生寄养、蟹鳜套养、甲鱼温育敞养和野生套养、立体混养精养、种青养鱼、畜(禽)鱼生态养殖、测水养鱼、生物有机鱼肥应用等八大养殖模式、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应用。
健康养殖有新起色。应城市以养殖标准为切入点,开展实施“一个主推品种、一项关键技术、一套操作规程标准”,在无公害养殖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全面建立养殖生产日志、养殖用药记录及产品销售记录等“三项记录”的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同时,他们加大对水产投入品的监督,杜绝违禁投入品进入生产环节。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两认”。今年上半年该市又新增2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5个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新增无公害产地面积3.3万亩。目前,龙赛湖养殖场已申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杨家澥特种水产养殖场已申报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服务体系建设有新进展。应城市按照“以钱养事”要求,对乡镇水产服务人员的科技培训,落实服务资金。同时加大了对小龙虾养殖,无公害水产品申报,专业合作社组建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还扶持和规范运作水产专业合作组织,上半年组建了“海阔”、“盛达”、“永兴”3个水产专业合作社,全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已达10家,同时开通“渔技110”手机短信服务平台,覆盖全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渔业科技示范户、养殖大户及抽样调查户,提供水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水产品市场、渔业法律法规及惠渔政策等信息。
目前,应城市承担了农业部渔业局布置的全国渔业统计抽样调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布置的淡水池塘养殖渔情动态信息测报、全省水产品市场行情调查、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为全省水产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