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六月全市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
应城网 2009-7-14 |
|
|
|
|
|
应城网7月9日讯(通讯员:易平垠 陈茜):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协调下,我市工业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克难求进,全市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4.6亿元,同比增长33.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4.4亿元,产销率达到99.7%。工业企业累计用电量7054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9.1%。
处镇工业保持快速增长。6月份,处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亿元,同比增长64.7%,陈河、黄滩、城北、四里棚、三合等地工业生产较去年同月翻番,其增长幅度超过100%,分别达到279.3%、205.6%、133.2%、132.6%和110%。元至6月,处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0.5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6.4个百分点。
市直工业生产增速提升。6月份,市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55.3%;元至6月,累计完成总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比上月提高7.3个百分点。海鹏针织、青啤(应城)公司、吉港水泥、新都化工、长寿塑料、肉联厂、酱品厂、瑞丰粮油等企业对市直工业的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
开发区工业高速增长。元至6月,开发区7家工业企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累计完成总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162.3%,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28.7个百分点。大观园食品、永昌石膏、骏腾发3家企业增幅分别达到91.5%、93.1%、290.8%。
中省企业处于负增长。元至6月,中省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884万元,同比下降12.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7765万元,产销率达到101.8%。
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工业生产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主要有:一是价格影响。今年以来,我市大宗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大,盐、碱和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的价格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石膏每吨下降10至15元,棉纱每吨下降2000元,服装加工业企业单件订价下降23—30%,油脂每吨下降3000元,直接影响市场供求和企业效益,导致企业生产不能稳定正常运行。二是资金影响。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矛盾突出,而短时间无法解决,导致企业生产时开时停。三是季节影响。今年由于雨水较多,农产品菜籽比去年减产,而且比往年上市迟一个多月,导致油脂加工企业原料不足,开工推迟。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