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法委书记高度评价应城“151”调处机制 |
应城网 2009-7-21 |
|
|
|
|
|
应城网7月20日讯(记者丁艳红 杨耀东 郑蕾):“真是感谢政府建立了151调处机制,要不到现在我的7000多元医药费都难以落实到位。虽然法院早已判决,我也找了不少部门,但2年过去了就是难以执行”。7月15日,该市杨河镇大堰村村民陈桂生激动地说。陈桂生于2007年与村民陈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导致陈桂生左胳膊负伤,用去医药费1万多元,经法院判决,由陈某赔付医药费7000元,但由于缺乏具体调解机构,导致这一事件迟迟没有执行。现在在几个部门的联解下,他如愿拿到了医疗费。
“综治、信访、司法、法庭、派出所五家联合办公很好,再加上一名领导主抓和一套联调工作机制,不仅整合了力量,强化了责任,方便了群众,还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非常适合农村的现状”。今年5月份,省政法委书记吴永文来应城检查综治工作时,对该市建立矛盾纠纷“151”调处新机制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将此作法在全国推广,目前此作法已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该市民间纠纷中涉及各部门、各行业重大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仅靠维稳部门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已很难解决这些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该市大胆创新,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151”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挂帅,以人民调解为主导,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各职能部门、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参与的人民调解大格局。
该市在建立涉农、涉企、土地纠纷等10个行业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矛盾纠纷的新特点,在全市16个办事处、镇、场打造了高起点、高标准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心,明确各地分管政法的副书记为中心主任,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同时,整合资源,使矛盾纠纷中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中所涉及的综治办、信访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五家部门合署办公,统一制作“151”调处流程图,坚持五家成员单位职能互补、矛盾纠纷排查、联合调处、考核等制度,明确矛盾纠纷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每月定期开展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职能部门便民服务活动日、民主说事会等活动,使小纠纷当日当场调处,大纠纷在疏导情绪后约定时间调处,做到了矛盾有人管、及时处,避免了“踢皮球”现象。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心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27起,调解成功1620件,调解成功率达99%,其中重大复杂矛盾纠纷116起,处理群体性事件49起,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