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兵,追求有机硅“王国”的人 |
应城网 2009-8-19 |
|
|
|
|
|
——记应城市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成兵
通讯员李俊勇
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年的发展速度以数倍上升,他就是创办应城市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成兵。
2008年,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462.91万元,上交增值税达572万元,企业所得税33.08万元;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821.59万元,上交增值税257.98万元;2008年上交增值税较2007年上交增值税50.91万元增长了9倍,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速度?东诚有机硅似乎在创造着一个传奇与神话,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近了杨成兵,走近了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
(一)
今年38岁的杨成兵,出生在应城市长江埠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从小他就天资聪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到原来的长江电缆厂打工,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他有着一颗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他的性格决定了他要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成功。这些年来,只要和杨成兵接触过的客户,都愿意和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发展和合作关系,这也是今天东诚有机硅之所以能够这样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经过多年的商海拼搏,杨成兵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了打开销售市场,他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切身感受到了内地企业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在经营体制上的反差,他决心以海外市场需求为目标,生产有机硅系列产品,建立自己的企业;最后,东马坊街道办事处领导的真诚打动了他,他决定利用宜化双环生产废弃的氯气、氢气和热能生产三氯氢硅系列产品。
说干就干,在东马坊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杨成兵新征土地50亩,并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起了现代化标准厂房,新上了国际化的先进生产设备。杨成兵出资打造的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迅速崛起。
基于对未来市场竞争的认识和对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的信心,杨成兵积极探索,认真分析自己的实力,利用本地的资源开始广泛地寻找与国内外大专院校以及省高新科技研究机构的合作,生产高科技产品,经过仔细而且慎重的选择。
经过艰苦漫长的谈判和接触,在全力打造有机硅产业工业园的同时,杨成兵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精细化工产品领域。以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系列产品开发的方向,不断开发高精尖系列产品,他奋不顾身地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他一手设计建造的东诚有机硅公司,于2007年7月21号正式投产. 一条年产5000吨三氯氢硅项目已正常运行并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紧接着,他又上了一条年产10000吨三氯氢硅的生产线。
杨成兵独辟蹊径,组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不起眼的科研小组,开始研究、攻关有机硅系列产品,三氯氢硅是东诚有机硅生产的主打产品,是发展有机硅、半导体、电脑芯片、微电子、硅烷偶联剂及新能源多晶硅必不可少的生产主要原材料,杨成兵经过几年多的反复试验和苦苦探索, 东诚有机硅公司研究生产出的有机硅系列产品,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第一流,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25%的份额,奠定了东诚有机硅三氯氢硅产业化生产的基础。
(二)
杨成兵大胆实践,全力推动精细化工产品产业化的生产步伐,组建了项目部门,开始了有机硅产业化生产的新实践。在打造东诚有机硅工业园产业链条的进程中, 杨成兵扮演了多重角色,他既是全力倡导者,也是身体力行者;他既是公司领导,也认真实践的专业人士, 同时还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带头人。
2008年9月,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杨成兵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MBN培训班的学习,并且将他的团队带到北京聚成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去接受先进的理论学习;他善于在不断的积累和实践应用中进行思考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将更先进的管理方法用在了日常工作和实践当中,他可以参与到建设者的行列中,也可以融入到研究开发的队伍里,他是指挥员也是战士,更是卓越的实践者。
通过短短3年多的建设, 杨成兵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思想意识清晰,个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为了公司的发展壮大,杨成兵每年都以不同的形式招收大学本科以上的技术人员,充实公司技术力量,现在的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成了大学生们毕业后施展才华的新舞台,目前130多名职工中,科技人才有40多名。
杨成兵坚持自主创新,培养和锻炼大学生们的技术实力,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队伍。为了迅速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有机硅产品产业化, 杨成兵率领的有机硅项目组先后完成了杂质分离,杂质褊析.精炼提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实验项目,相继突破了提纯技术中的技术难题,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有机硅系列产品生产技术,该工艺流程完全为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的自主产权,目前在国内有机硅系列产品生产工艺中处与领先地位.运用该工艺生产的有机硅系列产品,经国内相关技术部门检测, 广泛应用于有机硅和硅烷偶联剂及新能源多晶硅生产领域,成为不可替代的产品。
杨成兵引领东诚有机硅有限公司不断创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他把一个形式单一的企业打造成传统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并重,双翼齐飞的新型企业集团,无论是引进和消化国内外生产技术还是自主创新研究开发的精细化工有机硅系列产品, 杨成兵坚持科学发展,倡导不断创新,既坚持独特创也鼓励学习与借鉴旨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竟争的需要,为东马坊地区乃至整个应城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
全球金融危机给东诚有机硅公司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冲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由去年平均价格1.5—1.6万元/吨,跌至今年6000—8000元/吨;由于供求关系变化,众多下游多晶硅企业出口受阻,杨成兵不得已变预收为应收、先发货再收款,公司流动资金压力增加,且市场的不景气导致6月三氯氢硅产成品积压400多吨,公司账面一度出现了200万的帐面亏损。
对此,杨成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化技术改造。不断吸收新工艺、新技术、新经验,增加投资额,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杨成兵以最短的时间,培训出能够熟练操作第二条生产线电脑的技术人员,做到人机合一,最大限度的提高产量,着力节能减排。杨成兵先后投入400余万元购置尾气压缩装置和回收装置,极大降低了产品的能耗,过去三氯氢硅/吨要耗用0.4-0.5吨硅粉,如今降到0.3吨左右,这一举措每年为公司节约10%的成本。最后一招就是扩大产销量。主动出击,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重视市场的培育发展。
今年上半年,公司通过精心准备、在招投标会上顺利拿下了四川乐电天威和河南万年硅业这样的重要的大客户,使东诚有机硅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杨成兵和他东诚有机硅公司连续三年被应城市委、市政府授予“纳税贡献大户”,2008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同时被湖北省授予“高新企业”和“最具成长型企业”“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被孝感市授予“直通车企业”;他个人也被当选为应城市人大代表、优秀企业家。
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在杨成兵的人生字典里面,写满了自强与奋斗,他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了一条充满阳光的发展大道。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