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焕新:成功,在积累中创造 |
应城网 2009-8-31 |
|
|
|
|
|
焕新拉链厂总经理、汉正街义和党支部副书记徐焕新接受记者采访
成功,在积累中创造
——记汉正街义和党支部副书记徐焕新
应城网8月29日讯(记者郑蕾):近日,记者走访了武汉市汉阳区焕新拉链厂,专访了焕新拉链厂总经理、汉正街义和党支部副书记徐焕新。在徐焕新的热情接待下,记者一行参观了汉正街义和党支部,并深入到汉阳区的焕新拉链厂了解徐焕新的创业史。
1982年,徐焕新因高考失利,放弃复读后初涉商海。他刚开始以小本买卖为营,开过钟表修理店和副食品商店。随着手上有了一些积蓄后,他开始放手去干。1994年,徐焕新的经营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当时,徐焕新同村的好友已经有很多到武汉来经商。其中有一个同乡叫徐良明,在武汉做服装辅料店上了规模,并带领不少同乡做这一行。徐良明的成功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和鼓舞。他也满怀着希望,想到武汉去闯一闯。从同乡那儿,他对服装辅料行业的整体状况有了一些了解,加上自己做生意一直是顺风顺水,于是,他满怀信心从应城来到武汉。从在应城开副食品商店到武汉经营服装辅料,既跨了城市又跨了行业,这个跨度太大,但他决定硬着头皮拼一拼。
1995年,徐焕新来到武汉创办了焕新拉链厂。刚开始创办拉链经销店时,由于对服装辅料市场行情不太了解,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波折。通过2年的经验积累,也摸索出了一些生产拉链的技术。随后,徐焕新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方法。新的经营方式十分灵活,他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随时生产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这样就减少了库存,把货销不动的可能降到最低。渐渐的,徐焕新在服装辅料领域站稳了脚。
经过自己的努力,徐焕新慢慢的有了一些资金积累,他决定扩大工厂规模。此后至1998年,徐焕新对拉链厂进行了几次扩建,工厂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意越做越红火。工厂规模上去了,但他始终保持着以“质量求生存,效益求发展”的生产理念。至今,焕新拉链厂年产值约1500万,就业员工70余人,大部分员工来自应城。
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徐焕新表示,对焕新拉链厂的影响还是较大的。因焕新拉链厂的生产销售对象50%的配套辅料靠出口,另50%来源于汉正街商铺。由于出口产品的扩大,因而受影响较大。他决定改变销售策略,降低销售利润,想办法保持工厂的稳定生产。面对危机,焕新拉链厂努力做到不裁员、不减薪,对优质员工还派出去进行学习和技能培训。他还积极解决员工的生活环境,今年,还专门为员工修建了新的宿舍大楼,室内配备了空调。徐焕新说:“今年,我们不光没降员工的工资,反而还在去年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了100元”。
徐焕新还请来对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在空闲时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技术培训等。现在,对工厂的员工做的这些决策得到了实用。技术人才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技术力量。对平时工人们的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在保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充分的发挥了积极性,保证了工厂的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也对工厂的稳定起到了作用。在危机还没消退的情况下,徐焕新又添加了资金投入、引进设备,现全面投产,生产销量情况乐观。
随着自己的工厂规模不断壮大,生意也如日中天。徐焕新不忘家乡的滴水之情,积极投身家乡的公益事业,个人捐款数万元。徐焕新表示,今后还将加大对应城的教育事业及福利事业的投入。现在,汉正街应城商会准备在市政府的招商引资下,做回归工程,以应城商会为中心管理,建“汉正街工业园”,从而拉动我市经济增长,解决我市就业压力,增加应城税源。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