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村——汤池镇洪河村见闻 |
应城网 2009-9-9 |
|
|
|
|
|
应城网9月8日讯:天上瑶池,人间汤池。李白曾专程来此游览,留有“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的诗句。革命志士陶铸曾在此留下战斗的光辉足迹。
昔人已仙去,芳名永流传。处在应城市汤池镇入口的洪河村遥承历史之厚重底蕴,下接灵泉之滋润,正以开放的胸襟,敞开怀抱,迎接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车行路上,沿途杨柳绿,一路五谷香。青瓦雕檐,徽派建筑顺街而建。汤池园内,古木苍翠挺拔,名树郁郁葱葱,餐厅格调雅静。
炎暑未消,激情滚滚。洪河村正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掀起一股建设新农村的高潮。生态种植园里,喷水网在欢快地交织,“晶瑶”牌草莓吮吸着营养,省农科院的顾玉成教授忙着指导施肥、管理。在田垄那边,农民忙着搭棚、抽槽,铺设营养管。
洪河村书记刘新平神气地说:“到十二月份,草莓成熟,一边摘草莓,享受田园风光,一边泡温泉,其乐融融,‘自助式’旅游让城里人享受到真正的‘农家乐’。”
“农家乐”乐了居民,更喜了村民。它为旅游业注入生态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晶瑶”牌草莓果鲜味爽,每斤草莓可卖20元,每亩可赚2000元。
为把经济做强,市民政局、地税局、环卫局、外事旅游侨务局干部响应党的号召,为洪河村旅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为打出品牌,队长柳耀棠联系旅游局,积极帮助把洪河村改名为温泉村,提高知名度。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工作队筹集资金50万元,改善交通,硬化5公里的通组公路,绿化环境,添置100个垃圾桶,帮助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建设草莓生态园。为跟上汤池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幢五星级的宾馆也正在筹建中。更为重要的是,工作队为村里带来了建设农村的新观念。
村民们谈得最多的是“生态”两个字,诸如“生态环境”、“生态种植园”。生活习惯得到极大改善,倒垃圾“打游击”现象清除了,“天然垃圾池”没有了,家家庭院整洁。生活观念改变了,崇尚绿色,崇尚环保。
在庭院外边,村民正忙着为沼气池添料,昔日湾边的稻草、猪粪都被放进沼气池里发酵了。在厨房里,张昌勇正在用沼气做饭,淡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不到五分钟,香喷喷的菜做好了。她还告诉记者,烧水现在也用沼气了,昔日农村里的袅袅炊烟不见了,沼气废料还可作肥料。
温泉滋润着村民,赋予其灵性。在时代春风的吹拂下,观念更新了。变美的环境促使旅游业日益发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洪河村已芳名远扬,成为全省百强旅游名村,为旺季旅游打下良好基础。
采访归来,夜已很深,凉风送爽。展望未来,柳耀棠说,我们齐心协力,洪河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孝感日报见习记者 肖青松)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