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温泉激活旅游春水——应城市和谐社会建设走笔之六 |
应城网 2009-11-13 |
|
|
|
|
|
□ 记者晏乐安 张俐俐 通讯员刘毅
应城市汤池温泉。 特约记者丁艳红 记者匡文杰 摄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汤池温泉之于应城旅游业,就是那个支点。一个项目的成功,激活了应城旅游的一池春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其热可挦鸡”。南北朝著名文学家、科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如此记述汤池温泉。“诗仙”李白到此游历后,又写下了著名的玉女汤诗。汤池温泉自古便以“神女仙汤”闻名江汉。 据有关部门鉴定,汤池温泉含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48种,尤以对人体最有益的氡和氢含量之高是其他温泉不可比拟的。地质部门抽水试验证明,汤池温泉储量丰富,水温高,产量大,属国内已发现的产量最大的温泉资源。 如此一天然宝藏,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一直没有被充分开发、合理利用。那时的汤池虽有温泉,却鲜为人知,停留在“澡堂子”的水平上,远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而同时,国内旅游市场正逐渐从生态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江西的天沐温泉开业后,武汉游客占据了天沐客源的七成,年接待武汉游客约20万人次。 天沐温泉的成功,让本地旅游业人士无不汗颜——天沐离武汉有三四个小时车程,而汤池温泉,离武汉不过一个小时。 不是不想开发,不是无人开发。应城市多年来一直盘算着如何开发汤池温泉,有意向的投资商也接二连三。应城人有自己的原则:宁可不开发,也不能滥开发、低水平开发。 几经比较,应城市最终选择了综合实力最强的木兰天池旅游公司总经理曹江城。原因有二:一是曹江城有成功开发木兰天池的成功经验,二是其人实力不俗。 到汤池考察后,面对应城一宝,曹江城激动不已。然而也有几分犹豫,毕竟投资巨大。其间,他给一位旅游专家打电话咨询,对方只说了句:“武汉附近的温泉,还犹豫什么!” 曹江城遂一锤定音,首期投资即砸下1.5亿元。2005年9月28日汤池温泉开业后一路火爆,景区 1100余间客房旺季长期爆满。汤池温泉开业,也填补了我省冬季旅游市场的空白,一举成为我省温泉旅游行业龙头。 “顺应市场需求,把独特的自然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汤池温泉的成功,给应城旅游业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供了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应城旅游局局长徐艳总结。
变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
游人多了,汤池火了,收入高了。 自汤池温泉项目建设以来,应城市引导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和增收富民的效应开始显现。 伴随着温泉的成长壮大,首先受惠的是汤池镇。过去该镇只有一家餐馆,2家小卖部,现在有餐馆80余家,超市5个,商店10余个,美发、客栈、网吧等10多个。 “温泉落户后,汤池的发展比过去几十年都要快。”汤池镇委副书记祝二元对此颇有感触,“据粗略估计,温泉拉动汤池经济收入至少2亿。” 温泉的开发,成就了汤池镇。汤池镇被列入 “百镇千村”重点镇,成为孝感地区唯一一个省级“旅游名镇”。 走进汤池镇,临街建筑均统一为蒲阳民居风格,门店一式仿古招牌,顿现小镇古朴悠远形象。2007年开业的汤池西街,是汤池温泉产业链的延伸,解决了汤池镇旅游项目过于单一的局面,是省内乃至整个华中地区不可多得的、大规模的仿古旅游地。走进汤池西街,大红灯笼高高挂,宫灯轻摇,蒲阳民居借鉴明清徽派的建筑风格,鹅卵石小道一路逶迤,木制的门、雕花的窗棂清爽自然。 汤池温泉开业不足4年,创造了骄人业绩:今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300万余人次,旅游创收2.5226亿元,纳税2815万元。 在汤池温泉“龙头”的带动下,应城市旅游产业全面升温。目前,涉旅企业发展到100多家,日接待能力过万人次。其中星级宾馆6家,旅行社2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星级“农家乐”6家,规模型经济酒店10多家,农家旅游餐馆、旅馆60多家,旅游购物、娱乐、休闲场所数十家。 2008年,应城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8.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旅游经济在该市GDP中占6.12%。
变景点优势为景区优势
近几年,汤池温泉每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业80%左右。 这个数字,一方面显示了汤池温泉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应城旅游经济对汤池温泉严重的依赖性。 此外,温泉旅游有一个先天性弊病:季节性较为突出。与天然季节相反,温泉游是“冬暖夏凉”。 对此,应城市委、市政府有清醒认识。汤池温泉公司更了解自己的“软肋”,汤池温泉公司的广告策划部主管吴峰说,“目前周边咸宁、京山、嘉鱼、随州等地的同类温泉产品开发风起云涌,这势必冲击我们现有的客源市场。” 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必须转型升级,走综合发展之路。为增强汤池温泉的发展后劲,2008年6月,汤池温泉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重组。随后,汤池景区二期、三期扩建项目开始规划,计划从单一温泉项目到集避暑、度假、保健、疗养、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根据规划,公司将在6年内投入15亿开展扩建,整个项目规划建设用地约6500亩,包含森林、绿化、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包括兴建两座五星级酒店、一个高端温泉会所,一个含高尔夫练习场的体育主题公园,一个针对青少年的主题游乐中心、农业观光与湿地公园等。 除做大做强温泉旅游,应城正在谋划“大景区”蓝图:加快对膏、盐“二矿”,烧香台、伍山、团山“三山”,短港、渔子河、龙赛湖、东西汊“四水”,孔庙、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文峰古塔、百年红堂、周恩来纪念馆“五胜景”的深度开发。 石膏、岩盐、温泉是应城“三宝”。应城有全国闻名的膏矿和盐矿,其开采已有几百年历史。应城正在借鉴汤池温泉的成功开发经验,化腐朽为神奇,利用已有的废旧矿资源,把矿业遗迹转化成工业化旅游。 今年4月,总投资达1亿元的应城膏盐矿山公园一期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充分利用膏盐开采后的地貌、遗迹建设,将全面反映应城膏矿与盐矿几百年的发展史、开发史及矿工们的生活史,游客还可以体验露天采膏——熬盐——晒水制盐——竖井采膏——斜井采膏——水采制盐——真空制盐等全过程。公园建成后有望成为我省又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应城的目标是,着力建设几个精品景点,形成一个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景区,区内各景点遥相呼应,互补共赢,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从汤池温泉一日游发展到应城二日、三日游。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