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连续五年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殊荣 |
应城网 2010-1-15 |
|
|
|
|
|
应城网元月14日讯(记者丁艳红 杨耀东) 1月11日至13日,应城市作为全省6个参会单位中唯一的县级市,参加了全国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受到表彰。至此,该市已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这一殊荣。
近年来,应城市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以投入为保证,全力推动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7.04 亿元,同比增长8.0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
该市不断优化科技服务环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科技工作“四个一”(一个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一个科技项目、一个科技示范基地、一个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制定出台了《应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将科技进步纳入年度党政责任目标考核范畴,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琐碎服务为规范服务,变阶段服务为全程服务,对企业实现了全方位的贴身科技服务。该市还大张旗鼓开展科技奖励活动,仅2008年就奖励6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0万元。此外,组成23人的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对企业从项目筛选、专利申请、项目申报、企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和服务,仅今年就帮助骏腾发、亿立铜业争取到省级创业基金220万元。
该市围绕做大做强盐化工业、精细化工、医药包装等优势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进宜化集团重组湖北双环公司,加大技改投入,企业三个月实现扭亏为盈,一年盈利一个亿,公司投资10亿元实施“6改10”扩能工程,年新增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3亿元,实现了“再造一个双环”的目标,宜化双环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联碱生产基地。
该市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35家民营科技型企业都组建了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孝感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增高生技术产品55个。同时,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全市22家科技型企业都有2个以上的科技合作院校,合作模式由“一校一企”发展到“多校一企”、“多校一项目”。湖北富邦化工公司与武汉化工学院、湖北大学、西班牙花王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承担省市科研项目,合作研发的肥料防结块剂、染色剂等系列产品,其中有3项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并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批量出口。
该市精心打造科技载体,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经济开发区、盐化工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应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成为省重点发展的52个产业集群之一,已形成有机硅、肥料添加剂等12个精细化工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生产10大类152个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8%。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民间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投入,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武汉华工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富邦公司签订1000万元的增资协议,成为孝感市下属县市中首家引进创投公司入注的企业。该市财政每年安排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带动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近5000万元。
通过科技项目拉动,该市高新技术产业显现强劲的发展态势,截至2009年底,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产品15个,申请专利50件,4家企业进入省200家最具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行列,3家企业列入省成长路线图重点培育后备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23.67亿元和7.81亿元,同比增长55.3%和40.5%。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