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
应城网 2010-2-26 |
|
|
|
|
|
应城网2月23日讯(记者李华、郑蕾):春风送暖,万象更新。今天上午,备受全市人民关注和期待的应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应城会堂隆重开幕!
今天的应城会堂,华灯璀璨,花团锦簇,生机盎然。主席台帷幕中央国徽高悬,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整个会场庄严神圣。240名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重托,出席今天的盛会。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朱高文、汪继芳、刘纯明、熊建平、刘高刚、陈茂林、吴火祥、叶双喜、程三荣、谢小平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徐长水、翁晔、张诗勤、席国爱、刘敬喜、邹巧琳、刘敬章、袁长祥、李晚霞、邱显春、阮炎坤、李银平、韩瑞峰、张新平、付艳琼、胡瑛、张锋及主席团其他成员出席开幕大会,在主席台就座。
主席团常务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代理主任刘纯明主持开幕大会。上午8:30,刘纯明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奏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代市长徐长水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是2009年的工作回顾,二是2010年的工作部署,三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徐长水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克难奋进保增长,竭诚尽力保民生,应急谋远保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实现财政收入7.0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7亿元,分别增长8.3 %和2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亿元,增长2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0元,农民人平纯收入6050元,分别增长9%和10.1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9.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下降9.7%和3.2%。
徐长水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徐长水指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忧,并对2010年的工作作了部署。
他说,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综观2010年发展大势,机遇大于挑战:一是大环境有利、二是大项目助推、三是大产业支撑。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部署,突出经济发展转型,加快建设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量工程,加大“两型社会”建设暨统筹城乡发展试验示范区、大项目、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力度,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应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9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亿元,增长20%;外贸出口总额2400万美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2400万美元,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0元,增长10%;农民人平纯收入6650元,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2%;二氧化硫排放下降3%。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市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全力打造“三大板块”,在推动经济发展转型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建设“三大经济板块”。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服务华能应城热电联产、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应城储气库、汤池温泉二期开发、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等大项目建设。着力开展招商引进。
培植壮大特色经济,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抓增量,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抓特色,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力打造优质稻、双低油、精细菜、畜禽养殖和特种水产品“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和南部、北部高产农田示范片。抓拓展,提升旅游发展地位。
大力推进平台创新,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两城同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强化增收节支,在保重点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千方百计保增长,优化支出保重点,增加信贷保投入。
全面发展各项事业,在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上取得新突破。严格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协调发展其它社会事业。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突破。全力完善保障体系。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徐长水指出,今年,市政府将全力办好以下实事工程:①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700人、转移就业6000人。②完成市福利院、光荣院、儿童福利院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实施第一批31名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③完成2.5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1.5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任务。④建设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和90套农村教师周转房。⑤完成市人民医院新住院部大楼土建工程和市中医院门诊大楼改造工程。⑥建设农村书屋120家,新建城乡体育健身场所37处;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0000户。⑦建设140个农村村级综合服务社。⑧完成2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8座小(二)型水库溢洪道扩挖、20处农村机泵站维修改造工程;解决131个村共1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2000口、小型联户沼气工程1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新建成片蔬菜基地1000亩。⑨完成光辉垃圾处理场主体工程和体育南路、蒲阳大道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应城一桥拆除重建工程,维修、改造9座危桥,建设通村公路100公里;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进场道路800米。⑩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5件,法律援助事项1450件。
关于政府自身建设,徐长水说市政府要解放思想,创新进取;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依法行政,科学施政;廉洁自律,从严治政;打造务实、进取、高效、廉洁的人民政府。
徐长水报告过程中,会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徐长水最后说: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是新的时代要求;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是新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力量,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应城而不懈奋斗!
会议还听取了《关于应城市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应城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提请审议和提出意见。
出席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市直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列席了开幕大会。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