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岭镇推进“旅游经济区”建设侧记 |
应城网 2010-4-2 |
|
|
|
|
|
——应城市杨岭镇推进“旅游经济区”建设侧记
应城网3月30日讯(通讯员杨卫兵):春分,位于应城市西部的国家4A级风景区汤池温泉持续着旅游的热潮,一眼名泉融合这里的风土人情、文化古迹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景区自开业迎宾以来,4年的时间游客接待量飙升至20万人/年,这一鄂中名镇逐渐发展为新的旅游目的地一枝独秀。
杨岭镇东连应城市主城区,西靠汤池温泉,进入景区的八汤旅游公路70%经过该镇,所处地段形同“哑铃”手柄,位置不言而喻。随着应城市委、市政府“三大板块”战略思路的出台以及汤池温泉二期的破土动工,这条绿色通道将发挥其旅游区品质展示和新农村建设的窗口作用。对于杨岭镇来讲,机遇和挑战来了。
建设旅游经济区,杨岭镇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决策者、杨岭镇发展大戏的总导演,杨岭镇党委、政府细心研究、审时度势,正视机遇和压力,他们的发展思路掷地有声:西部一泉独大的旅游格局必将改变,旅游经济区,我们要当好配角,更要做好主角。
124.1平方公里自然、淳朴的农村是杨岭镇做旅游文章的基石,他们纵观国内农村旅游的发展轨迹进行讨论分析,事实证明,农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可以满足城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结合汤池旅游,我们大有文章可做”,该镇负责人说。
2009年,杨岭镇同时被列入全省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之一,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他们认为,把发展农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将形成互相促进的“双赢”效应,是条好路子。
一方面农村旅游发展,必将促使杨岭镇交通、通讯、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以及生产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将分流部分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拓展了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三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的进入,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向新的方向转变;四是旅游行业“视觉美感”的基本要求,将促进沿线村庄向洁净、文明、特色化方向发展,改变千篇一律、四四方方的“火柴盒”民居模式;五是农村旅游的发展在提升富裕程度、文明程度的同时,将有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民主管理水平。
高效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生态农业与生态景观相结合、新农村特色景观与民俗、农事活动景观相结合,融游览观赏、休闲娱乐、度假休养、体验生活、购买土特产品等为一体的农村旅游业态,是杨岭镇发展旅游经济的主攻方向。
蓝图已经绘就,梧桐树不栽,凤凰不会来。当前,杨岭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着力唱好“三出戏”: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公路沿线环境整治戏;以道路建设、水电管网升级改造的基础配套戏;以矿山公园、渔子河水上娱乐、农产品采摘园、农家乐等项目建设戏。
沃土生金,琢玉成器,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杨岭镇将在社会发展与变革中扮演真正的主角。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