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法院多措并举为“三大板块”建设保驾护航 |
应城网 2010-4-27 |
|
|
|
|
|
应城网讯(通讯员张志生):近日,应城法院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应城市委关于加强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建设,着力打造“三基地一县市”(全国盐化产业基地、华中能源储备中转基地、全省一流温泉度假基地和全省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的总体工作部署,研究出台九条意见,着力为应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强化服务大局意识,增强为应城科学快速发展服务的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明确新形势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提高能动司法的针对性、有效性,为实现应城加强“三大板块”建设,打造“三基地一县市”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审理好调结构、扩内需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案件。围绕应城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依法妥善审理好合同纠纷、企业破产改制、股权纠纷、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案件,涉土地使用权流转、建筑工程、道路施工、房屋拆迁、招标投标等类型案件,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加强司法服务,延伸审判职能。深入重点企业、金融单位、经济实体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开展走访调研,主动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同时,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协助政府做好破产企业资产变现和职工安置工作,平稳推进企业破产改制进程;积极参与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促进依法行政。
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申诉、信访等各个环节,注重运用协调和解机制,化解行政争议,重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和轻微刑事案件的和解工作,主动加强与基层组织、司法行政等部门的联系,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力争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依法灵活运用诉讼保全和执行措施,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慎重使用各类强制措施,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利于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出发,采用适当的方式妥善处理。对于仍在生产经营的企业或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尽可能采用活封、抵押、入股等方式实行担保或实现债权。对规模以上企业确需采取诉讼强制措施的,要加强请示汇报和协调沟通。要避免因责任心不强、草率适用强制措施;严禁因办关系案、人情案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滥用强制措施。对于草率适用或滥用强制措施导致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依托审判工作,从各类案件的审判、执行中,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依法妥善处理。积极参与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大力推进“平安创建”;积极运用司法建议等方式,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意见建议;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倡导法官送法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为法治应城、平安应城、和谐应城创建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认真落实司法便民措施,方便群众诉讼。大力推行庭前调解、远程立案、巡回审判、预约办案、假日法庭等司法便民措施,加强诉讼引导,让当事人打一个方便、快捷、受尊重的官司。积极筹备汤池人民法庭建设,为应城市西部旅游经济区建设搭建司法服务平台。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要不断深化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进一步增强法官的群众观念,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司法、靠谁司法”的问题,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使亲民、爱民、为民成为法官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关注困难当事人的司法需求,加大司法救助范围和力度。要通过法官真诚的态度和优良的作风,增强当事人对司法的信任,促进案件的顺利解决,并使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党的权威。
深入推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着力提高法官化解社会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能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着力加强法官队伍廉政建设,注重正反典型教育,严格落实“五个严禁”规定,加强对审判权、执行权的监督、制约,严防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