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在外“四有”人员情系家乡 |
应城网 2010-5-7 |
|
|
|
|
|
应城网讯(记者丁艳红 通讯员宋勇刚):“考上清华、北大,一年奖励1万元,四年累积奖励4万元……”4月30日,在应城市陈河镇机房村,村民们念着墙上的一则《关于设立机房村奖学金的告示》,欣喜不已。
这是该市机房村在外“四有”人员王发权为了资助本村特困学子“圆梦”而专门设立的奖学金。分别对考上孝感高中、应城一中、应城二中的学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3000元、2000元;考上清华或者北大、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一类大学、二类大学的学生每生每年分别能获得10000元、5000元、3000元、2000元的奖励,而且累计奖励4年。
近年来,该市通过召开“四有”人员座谈会、联谊会,邀请在外“四有”人员参观本市重大项目建设、感受家乡的变化等多种形式,对“四有”人员发起“情感攻势”,激发他们的家乡情怀,吸引他们回乡投资创业。
去年春节,该市黄滩镇新垸村在外“四有”人员宋木青得知通往本村的村级路还是一条泥巴路时,主动拿出40多万元,将泥巴路升级为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多年出门不便的问题。天鹅镇刘宝林创办了全国知名的九州通医药集团,集团做大做强后他没有忘记家乡,2005年他在应城成立了九州通应城有限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刘宝林资助寒门学子基金。
据统计,近3年来,该市在外“四有”人员用于助学、修路的资金达450多万元,投资资金3.8亿多元,创办领办经济实体1500多个,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赢得了家乡父老乡亲的交口称赞。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