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强势打造养殖大镇 |
应城网 2010-6-30 |
|
|
|
|
|
应城网讯:6月25日,记者在应城市三合镇永盛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看到,数辆运输车满载160头三元肉猪缓缓驶出场区。至此,该公司今年出口供应香港的肉猪达7000多头。
三合镇突出传统养殖特色,大力发展规模饲养、生态养殖,畜禽养殖已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截至目前,全镇规模养殖户达66家,其中千头以上生猪养殖户12家,万头以上4家,年可出栏肉猪10万头;1000只以上养鸭户33家,养殖规模23.6万只,年可出栏野鸭10万只;5000只以上养鸡户8家,养殖规模12.7万只,年存栏蛋鸡15万只。
近几年来,该镇针对传统畜禽养殖规模小、饲养分散、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等特点,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加快畜禽生产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采取积极扶持、招商引进、能人带动等措施,鼓励有基础、有条件、有经济实力的养殖大户或老板发展规模养殖,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规模养殖格局。仅去年,全镇新建万头猪场3个,千头猪场5个,改扩建万头猪场1个,新建10万只野鸭养殖场、5万只土鸡养殖场各1个。
三合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积极发展传统的优质猪、鸡、鸭养殖的同时,大力开发和推广野鸭、野猪、土鸡等特色新品种,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金斗水库野鸭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的模式,由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和饲料,负责包销产品,一年分5批饲养,每批2万只,年可育肥野鸭10万只。野猪肉符合现代人生态、环保消费理念,市场行情和养殖效益可观。
今年,该镇引进养殖大户万小涛等4人,合伙成立应城市天篷野猪养殖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野猪养殖场,计划年出栏野猪1万头以上。 这个镇在发展畜禽养殖业过程中,对养殖场选址、建筑布局、栏圈设计,及良种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均严格按照现代畜禽业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和产业化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饲养。全镇所有规模养殖大户全部实行了良种良法饲养,按要求建设沼气池等粪便处理设施,基本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建筑老板徐望松为建设现代化万头养猪场,出资4万元聘请华农教授对养殖场进行规划设计。金斗水库野鸭养殖场采用先进的野鸭—鱼、猪—果茶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据镇委书记胡煜介绍,仅去年,该镇养殖业实现产值1.5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农民增加收入4500万元。(孝感日报记者刘贞兵)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