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产局积极开展渔业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 |
应城网 2010-7-28 |
|
|
|
|
|
应城网讯(通讯员 张群义):七月中下旬,我市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境内河、湖泊、水库水位暴涨,鱼池塘堰漫埂连片,拦鱼设施损毁严重,成鱼、鱼种大量外逃,部分道路、生产用房遭到严重破坏,给水产业造成较大损失。截止到7月26日,全市累计渔业受灾面积5.72万亩,损毁设备1100台套,冲垮池埂520余米、道路300余米、拦鱼设施3600余米,倒塌房屋20余间5300平方
为切实减少灾害对我市渔业生产的损失,做好减灾自救工作,市水产局迅速成立了由局长徐金钟同志为首的渔业抗灾自救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市渔业抗灾救灾工作。根据局防汛救灾工作预案,将16个镇场分为4个防汛救灾片区,成立了4个由局班子机关干部、渔政管理人员、水产技术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和10多人的防汛救灾突击队,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每一专班负责一个片区,联系一个重点基地,各负其责,具体部署安排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渔业抗灾自救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切实做好水毁工程修复重建工作。迅速组织人力、财力,重点对池塘堤埂、大水面闸口、溃口拦网等处进行检查、修整,对险埂要段及时用硬土及碎石加固,防止渗漏,对灾后鱼池合塘的,抓紧填塞溃口,确保安全。同时加强渔业设施维护,维修和重建损毁的供电、闸口、泵站等设施,疏通进排水渠道,做好大水面"三网"养殖设施的修复加固,完善池塘三机配套。
加强病害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组织技术力量深入塘头池边,现场指导渔民开展病害预防工作。重点是做好对小龙虾、甲鱼、河蟹以及四大家鱼等养殖水体的消毒杀菌及病害防治工作。
加强秋季饲养管理。调整灾后养殖结构,对存塘鱼少的池塘清理消毒后,选择放养名特优苗种,增加养殖水体单位效益,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存塘鱼较多的塘堰,则可按精养模式,补放大规格常规品种,进行3个月强化管理,以达到年底出售商品鱼的目的。对于以养殖吃食性鱼类为主的精养鱼池,加强精饲料的投喂,以保持鱼类优良的体质,抵抗病害的侵袭,增加产量,减少灾害损失;对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湖泊、水库等水域,加强投肥,确保大灾之年不减产。
抓好苗种生产、管理。对苗种损失情况进行估计摸底;对存池苗种强化培育、精心管理;对苗种外逃而造成苗种短缺的,及早制定苗种的引进和生产计划,为明年的苗种需求做好足够的储备。同时严格选择苗种,特别是名特优苗种的选择,加强亲本培育,培肥培足大规格的冬投鱼苗,为明年增收打好基础。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