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培育含氟新能源材料示范基地 |
人民网 2010-8-5 |
|
|
|
|
|
人民网湖北8月2日电 “湖北省氟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使我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们正在自主开发出商业氟气、氟化石墨及锂氟碳电池等3个国内第一的精细氟化工新产品。”在7月底召开的湖北省氟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了解,曾构建了国内三大氟化工基地之一的湖北省氟化工企业,由于上世纪末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误,错过了几次发展机遇而逐渐衰落。鉴于省内氟化工企业少且规模小的现实,湖北省科委委托湖北中科博策新材料研究院(中博院)设计了氟化工产业技术路线图,其关键技术开发模式为: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战略同盟,使湖北氟化工企业再次崛起。
湖北省氟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中博院发起,氟化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等20余家单位聚集形成,于2009年10月23日正式挂牌。挂牌后,技术创新联盟积极组织实施湖北省氟化工产业技术路线图。日前,湖北卓熙氟化科技公司开发的氟化石墨新工艺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鉴定,成为联盟成立后首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该战略联盟理事长黄澄华说,他们一改以往由科研院所进行新品开发、企业进行产业化的模式,走企业提出需求——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企业加以产业化之路,从而与市场实现良好的对接。
“战略联盟现在的主攻方向将不再是以量取胜,发展大宗氟化工产品,而是引导企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氟化工产品,避开与国内其他氟化工基地的激烈竞争。卓熙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自主开发的氟化石墨,虽然单釜产量只有5吨/年,但其特级品的售价就达900万元/吨,按100吨/年的规模计算,企业每年的纯利润就达2.9亿元,并可替代3000万元/吨的进口产品。此类产品的开发是湖北氟化工企业振兴的关键之一。”中博院院长金广泉说。
战略联盟还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科技项目的立项支持。据战略联盟秘书长李训生介绍,今年7月份,国家863重点计划“持久有机污染物替代品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立项。其中武汉风帆表面工程公司、中博院、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共同承担的“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替代品关键技术开发”为该项目第一课题,国家拟支持经费450万元。
目前,在战略联盟的带动下,湖北氟化工企业的技术进展较快,规划的4个氟化工基地中3个已具雏形。 位于应城的电解氟化及其下游产品示范基地已有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及应城长江氟化工有限公司两家重点企业落户,正进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200吨/年氟气、100吨/年氟化石墨、20万只/年轿车氟化油箱。基地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完成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利润2亿元,卓熙公司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氟化石墨生产企业。
位于应城的含氟精细化学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由武汉风帆表面工程公司利用现有空闲土地联合中博院和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单位实施,一期工程拟建含氟三防织物整理剂及氟表面活性剂、含氟电镀添加剂项目,年产值约1亿元,利税2000万元以上。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2亿元。
位于大冶的氟石膏(含其他工艺石膏)综合利用基地,由湖北中固环保科技公司、中博院、湖北大学等单位参与建设,利用原有厂房设备进行改造,现正形成5万吨/年氟石膏生态材料和5万吨/年氟石膏新型建材等两条示范生产线,并争取到了国家863重点计划“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的支撑。
含氟新能源材料及锂电池示范基地目前正在培育中。其中,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电介质——双氟亚胺锂及容量为普通电池7倍且不漏电的锂氟碳一次电池,都由卓熙公司开发成功,目前正在建设100万只/年锂氟碳一次电池的中试装置。 (刘少兵)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