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长江埠依托执行力建设引领工业经济高歌猛进 |
应城网 2010-8-16 |
|
|
|
|
|
应城网讯(特约记者程国辉):应城市长江埠办事处紧紧抓住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利好时机,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上“发力”,叩准工业经济科学定位发展的脉搏,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寻求出一条精细化工产业做大做强的创新求“变”之路。仅7月份,该处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就达3亿多元,创月平历史最好佳绩。
拓展新园区,构想要先行。高位推进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对于长江埠的决策者来说,势在必行。为此,他们按照赛孚新区2008年完成的规划,整个新区面积2500亩,第一期开发以发展大道为轴心,共落户企业14家,已用地500亩。
目前应城市长江埠办事处正着手以发展大道为基准,向北上移1.5公里,相对平行修建一条发展二路,依靠目前整个新区的可用地2600亩,迅速办理企业入驻前期协调,分步骤尽快完成水、电、绿化配套。据初步框算,新园区除去公共用地外,可提供工业用地近1500亩,完全可以满足新项目落户和老赛孚园区部分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该办事处表示将力争用2—3年时间,新增落户企业达到30家,形成工业增加值30亿元的产业目标。如今,长江埠已向市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等部门提出方案,预计拓展工作年内能顺利动工。
改造旧城区,规划要先行。长江埠是个百年老镇,一条街到底,建筑陈旧,功能滞后。该处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认为,要全面提升城镇品味,必须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他们先是与中盐长江盐化公司联动,拟将沿街面的50多家门店进行统一装修,统一标示,统一管理,此项工作预计9月上旬动工;他们还积极与该市商业总公司协商,将长江埠商业大楼及所属的1.2万平方米, 20亩存量土地和经营场所11栋的39家大小门店变现,职工换身份,城区换面貌。再次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将原襄樊铁路工务段从长江埠迁走后,共遗留房屋的建筑面积达1.65万平方米的40栋房屋,同时还有75亩存量土地的闲置资产整体盘活。
加大招商面,引进要先行。在对已落户长江埠的项目搞好跟踪配套管理服务的同时,该处还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重点围绕精细化工产业链做文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把氟、硅化工产业的产业链做长做粗,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产业集群。今明两年,长江埠构思着再引进精细化工企业20家。此外,该处还将利用好武汉企业外迁长江埠的机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整合资源,发展产业集群。
为此,该办事处一方面积极动员老企业向新园区转移,另一方面对现有企业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逐步使长江埠地区的化工企业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聚集,安全环保。办事处还拟定设立由安监、环保、质检、工商、劳动保障等部分执法人员组成的观察室,24小时全程监控长江埠地区的化工企业。此外,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力度,确保一方平安。
为确保政令畅通,企业生产运行、项目工作高位推进,维稳工作保障有力,民生改善和谐有序,安全环保万无一失,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办事处目前已成立六大工作专班,各司其责地搞好协调调度,加力提速,抢前争先,强力打造高效能工作队伍,力争向地方党委、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