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防线——来自应城市派出所建设的报告 |
应城网 2010-8-31 |
|
|
|
|
|
——来自应城市派出所建设的报告
应城网讯(特约记者吴其雄)“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重心向基层倾、干部从基层出”,应城市公安局着力构建大警所格局,做大做强派出所,有效发挥了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孝感市公安局作出决定,8月末在应城召开全市派出所建设现场会,以此推广应城经验。
党政齐抓
“党政搭台、公安唱戏、部门参与”齐抓共建派出所。应城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到派出所指导工作、看望民警,协调解决制约派出所建设的瓶颈问题。支持公安机构改革,明确派出所为副科级单位,落实所长职级待遇。筹资800多万元兴建了东马坊等3个派出所,升级改造了杨河等4个派出所;拨专款100万元投入学校周边环境整治,配备防护器材和聘用保安人员。今年,市政府新投入700万元建设城区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市镇两级拨专款121万元全额保障“两实”工作;各镇场办事处和市直相关部门从经费、物资、征地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推进了派出所建设。
破解难点
警力、经费、待遇问题是制约派出所建设的三大“瓶颈”。建设中,应城市公安机关从破解瓶颈问题入手,真正做到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在警力保障上,精简机关、充实基层,着力构建“小机关、大基层”格局。在经费保障上,明确派出所民警津补贴高于机关,落实派出所等级津贴、边远派出所岗位补助。在公用经费补助上,弥补办案经费不足,杜绝吃“杂粮”。 派出所房屋兴建、维修等由局统筹,历史欠帐由局兜底分期偿还。警用装备保障向基层倾斜,确保警用资源充足。在从优待警上,确保职级待遇、干部选拔任用、立功受奖表彰派出所优先,激发民警工作积极性。
改革创新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城区派出所按 “三队一室”(乡镇“二队一室”)设置,扩充派出所打防控管力量。建成38个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对封闭式物业小区,设立警务工作站,实现警务覆盖范围的最大化,提高了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在强化队伍教育管理的同时,大胆改革和探索了派出所岗位目标考核、民警绩效考核、办案质量奖励、严打破案奖惩等四项考核机制,实行年考、季评、月考相结合,奖优罚劣。在警务监督上,实行内部“督察制”和外部“督警制”,聘请108名执法监督员,对民警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执法执勤和八小时之外的行为等实施常年监督和定期“暗访”。 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规范了派出所的执法行为,遏制了民警违法违纪,促进了派出所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抓派出所建设,提升了形象,增强了实力,提高了服务质量,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今年1至8月各派出所共破获刑事案件760起,同比增长 27 %;抓获犯罪嫌疑人242名,同比上升 32 %,全市治安形势呈现出发案走低、破案上升、命案全破的良好态势,实现了“重特大群体事件、越级上访、特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监所安全事故”五个为零目标,为应城经济发展转型,“三大板块”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
【打印新闻】
【关闭窗口】
|
|
 |
|
|